第139章 企業發展要遵循市場規律(第1/2 頁)
餘成東邀請田詠志去看試製車。 “餘總,我來的時候可是做過功課的,車企的試製車都涉及到商業機密,我還是不去看的好。等正式量產再看看也不遲。”田詠志笑著拒絕。 餘成東笑著說:“田書記,您這都知道,都成半個行家了。” “這還是你們工程師教的好。”田詠志說: “還是辛苦餘總,帶我和常樂去看看二期和三期的專案吧。” 田詠志看向常樂:“我估計你也沒怎麼去過。” 常樂輕笑點頭:“的確沒怎麼來過。” 餘成東帶路,穿過生產基地一期,就到二期。 二期是樂達汽車的職工生活區。 到達生活區,迎面可以見到,依山而建的三十餘幢徽派風格的高層建築依次排開、錯落有致。 幢與幢之間有連廊、公園、河流、小橋,傍花隨木。 山腰間另有二十餘棟,同樣是徽派風格的別墅,坐落在屏山掩翠之間,與花草樹木相映成趣。 “原本的設計方案是將這幾處山坡推平,形成一個開闊的大生活區。”餘成東介紹說: “但是建築專家認為推平的方式過於簡單粗暴,影響生態和地理環境……” ”建議改變方案,保留原有山林風貌和地理特徵,遇坡架梯、遇水架橋……” “所以我們基本按照專家的建議來設計、施工,最終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這裡能居住多少人?”田詠志問。 “計劃是人,總體分為研發公寓和生產公寓。” “研發公寓一人一個套間,可以容納單身的研發人員和管理層3600人,已經成家的不住在這裡……” “生產公寓,兩人一間可以容納7200人。”餘成東說 “哦,那住的還寬敞。”田詠志點頭。 “是的,在設計階段,我們就充分考慮到居住品質方面的問題。另外,那邊還有600畝土地用於後續備用。” “不錯,城市建設和發展難免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但是我們不能放任這種影響,要儘可能將這種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田詠志說: “像這樣依山而建,不開山、不損樹、不破石的做法就非常可取和推廣,既能保留原有自然風貌,又能給人居環境增添不少野趣。” “餘總,我看二期這一片的住宅都已經成型,目前已經住了嗎?” “還沒有,目前還在內部裝修,計劃年底前正式搬進去。” 看完二期,三人又來到三期。 三期是超大規模的試車場。 外圈是20公里長的環形高速跑道。 內圈細分為搓板路、亂石路、破路、山路、水路、高低不平路等30餘種路面,基本覆蓋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路況。 三期的外圈,並非國內長度最長的跑道,北方長度超過30公里的試車跑道已經比比皆是,但卻是地理環境最為複雜的跑道。 這一片區域有重重丘陵,有高低不平的水路,落差較大。 設計方案中,考慮到多方面因素,沒有采取野蠻手段抹平這種高低落差,而是有意沿用這種複雜地勢。 設計方案中,充分借鑑紐伯格林北圈賽道,整條跑道穿行於山水丘陵間,彎道多達100餘處,高低落差達200餘米,旨在驗證車輛高速、極限狀態下的穩定性。 在這種複雜路況高速行駛,將對車輛的底盤轉向、輪胎抓地力以及剎車制動提出嚴苛考驗。 目前,三期已經破土動工,四家施工單位上百臺施工裝置、上千名工人在日夜作業,場面頗為壯觀。 田詠志站在山坡腰間,俯瞰三期專案工地,感嘆: “很期待它投入使用的那一天。” 餘成東及時回應:“請書記放心,我們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督促施工單位儘量將工期往前趕。” 看完樂達汽車基地,田詠志婉拒餘成東的工作餐,和常樂回程。 回程路上,途徑景江大堤,田詠志招呼司機停在路邊,然後對常樂說: “常樂,有興趣陪我在江堤上走一走嗎?” 時值金秋,餘暉萬丈,江面升起一片淡淡薄霧。 在薄霧渲染下,江水更顯澄澈,如同白練玉帶,橫亙在江州大地上。 江堤上,一老一少並肩而走。 老的雙手於身後交叉,少年雙手自然垂落,兩人之間保持一拳的距離。 走了有一段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