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1/6 頁)
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並不容易,真的很難很難。
而認捐就可以留芳青史,哪怕是師範學堂的一塊碑文。
這對銀子不知道該花到哪兒的遮奢戶而言,誘惑真的很大很大,所以,大明京師師範學堂的認捐工作,主要難題是分贓,而不是逼著勢要豪右認捐。
這裡面還涉及到了一個信心的問題,大明勢要豪右對大明很有信心,這種信任,主要是相信皇帝。
萬曆維新最危險的就是萬曆十年,初有成果,但成果不算多,增量分配和存量分配的矛盾最為激烈,也就是皇帝去南衙巡視的時間點。
陛下在最危險的時候,用強有力的手段保證了自己的安全,也保護了萬曆維新的成果。
治強易為謀,弱亂難為計。
在國朝強盛的時候,做出的各種決策,都可以成功;但是在國朝衰弱的時候,再高明的謀劃,都會失敗。
大明已經真正走入了上行週期,那麼皇帝的英明與否,就決定了這個上行週期的長短,所以遮奢戶們願意花銀子買點名聲。
到了這個時候,沒人能破壞皇帝和元輔的萬曆新政,皇帝和元輔都不行。
“那就好,別折騰的滿是怨言就好。”朱翊鈞聽取了彙報後,知道為了搶青史留名的機會,差點都要打起來,算是安心了下來。
一項政令,搞得怨聲載道,不是皇帝想看到的局面。
張居正端著手繼續說道:“除了為了流芳青史之外,這些勢要豪右們,還想做的就是香火情,這天地君親師,既然為人師長,傳道受業解惑,自然就有香火情在,日後無論誰飛黃騰達,都跟他們有點關係。”
“陛下,有的時候行賄,也是要門檻的,而且很高。”
“光是要知道給哪家廟磕頭,這已經很難的了,若是有人指點一二,就能拜對了廟門。但光拜對了廟門還不夠,廟不給你開門,你也無法燒香拜佛。”
“香火情,就能用到這種地方。”
被資助的師範學堂,這些老師們,就是勢豪們人脈的一部分。
孫克弘就很喜歡往海事學堂砸銀子,來保證自己在海貿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
不光是皇帝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勢要豪右更知道,官僚體系是教育系統上長出來的,丁亥學制,也是在分贓。
張居正說起了這些勢要豪右們另外的心思,燒香拜佛,是不是真佛,管不管用,得高人指點,能不能進廟門,又得領路人,而香火情可以用在這種地方。
政治資源是一種極其昂貴的資源,那種大包大攬,明目張膽的搞貪腐,一定會把自己折騰進去。
嚴嵩受賄就很隱晦,但嚴世蕃受賄,就沒有章法,搞得人人皆知,甚至敲詐到了裕王府的頭上,自然容不得他。
如何不帶任何煙火氣的做好行賄,對於勢要豪右們而言,是一門必修課;
如何悄無聲息的把銀子收到自己的兜裡,而且平穩落地,對於所有官僚而言,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行賄受賄,從來不是有銀子就能使出去。
“原來如此。”朱翊鈞嘆了口氣說道:“朝廷沒錢了,若是有錢,也輪不到他們了。”
張居正思索了片刻,選擇了實話實說:“陛下,朝廷的錢糧也是有數的,就算是各省的師範學堂,都是朝廷直接給銀修建,最後還是地方的師範學堂,而不是朝廷的。”
“而且後面還有高等學堂、中等學堂,小學堂,朝廷的銀子就是如同太平洋一樣廣闊也不夠用。”
萬士和臨終前,上了一本奏疏說:殖民者在殖民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本地化。
這些殖民者在那些地方待的久了,接受的資訊、教育都會改變,他的想法已經和大明人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