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2/3 頁)
大璫覺得不滿意,就讓廠衛去處置。”
這誣告二字,就是越描越黑,王崇古越是辯解,就越是顯得王崇古就是在立下馬威,就是在袒護群小。
馮保三兩句話,就把兩個大罪扣在了王崇古的頭上,和他磕頭一樣的絲滑。
朱翊鈞聽明白了怎麼回事,京營糜爛,已經糜爛到了這個地步,王崇古得有多蠢,才會授意人做這種沒有一點好處,顯得極為下作的事兒?那不是自己找嘴巴子抽自己嗎?
就是戚繼光不說,戚繼光的親衛跟遊七一說,張居正知道,絕對不依不饒。
“哼!”王崇古甩了甩袖子,終於忍住了反駁,馮保這氣人的功夫,和馮保說兩句話,都得給氣得半死。
“嫌咱家說話難聽啊,那你們別辦錯事啊!”馮保又說了一句,才停止了對王崇古的追擊。
張居正眼睛微眯,看著王崇古說道:“將士們在前線打生打死,保的是大明,保的是京畿的安寧,保的同樣是是咱們這些明公的臉面。”
“王少保要是不能總督京營軍務,就讓譚尚書去,兵部尚書兼領京營總督軍務,也不稀奇。”
張居正這句話是訓斥,更是告誡,將士們前線浴血奮戰,回京領個賞,還要遭到群小的刁難,一群浴血奮戰的漢子,渾身都是殺伐之氣,若非戚繼光不計較,怕是當場鬧出血案來。
馮保是扣屎盆子,張居正的話就顯得極重了。
“元輔勿憂。”王崇古深吸了口氣,摁住了自己的狂怒的心,打算回去好好整飭一番,整天就知道偷奸耍滑,門裡丟人也就算了,這臉都丟到了皇極殿上來。
廷議的主要內容是開皇極殿,上殿的儀禮等等細節的安排。
“臣為陛下解惑。”張居正站的筆直,等待著皇帝的問詢,今天發生這些事,張居正都不知道怎麼跟陛下講。
講筵正式開始,朱翊鈞和張居正開始了一問一答。
張居正開口說道:“《論語·為政》曰: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名字叫彘,諡號是武,是孟聖人的五世祖,惟,惟有。”
“孟武伯問夫子何為孝,夫子說:父母只擔心孩子的身體和疾病,不擔心其他,就是孝。”
“此句何解?”朱翊鈞看著張居正問道。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為人父母愛之也切,憂之也深。”
“父母愛子,是面面俱到的,子女能體會父母愛之切憂之深的心意,在生活中加意謹慎不犯錯誤,這是孝。”
“子女謹慎小心,持身守節,讓父母不擔心其他,只擔心子女的身體和疾病,這是孝。”
“子女盡孝道,只擔心父母的疾病,其他事不必過於操心憂慮,子不言父過,父子不責善,這也是孝。”
朱翊鈞點頭說道:“元輔先生大才,孝一字解釋的極好,但似乎,元輔先生有所保留。”
張居正解這個孝字,多少有些保留了,張居正只是解釋了孝的孝順之意,並沒有引申。
張居正知道小皇帝在問什麼,想了片刻說道:“孟武伯生於富貴之家,長於逸樂之地,很容易驕奢淫逸犯下錯誤,所以,夫子藉著孟武伯發問,而警告他不應該讓父母擔心。”
“陛下貴為天子,以一身,為天地神人之主!理當慎起居,節飲食,戒色戒鬥,兢兢焉不至於疾,培養壽命,昌延國祚。”
兢兢焉不至於疾,張居正之前講過,這是養生之道。
起居之不時,就是日常起居要符合節氣時序,冬天不要光膀子,春天不要穿薄衣,夏天不要捂痱子,秋天不要穿太厚,春捂秋凍,為慎起居。
飲食之不節,就是平日裡吃飯不要暴飲暴食,不要胡吃海塞,生冷不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