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從內蒙多倫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橡膠材料專家張立群(第2/4 頁)
生。
求學之路解碼
張立群院士在北京化工大學的求學經歷,對他後來成為院士影響深遠。
本科階段的橡塑工程專業學習,為張立群打下了高分子材料領域的基礎。這讓他對橡膠、塑膠等材料的基本原理、效能和應用有了系統認識。
碩士階段材料成型加工專業的學習,使他深入掌握了材料成型的工藝、方法和裝置等知識。
博士階段專注材料學專業,進一步深化了他對材料微觀結構、效能調控等方面的理解,構建了完整且深入的專業知識體系,為後續科研提供了堅實基礎。
張立群在本科、碩士和博士學習過程中,有大量時間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如材料的製備、效能測試等。
他熟練掌握了各種實驗儀器和技術,提高了實踐動手能力。
這使他在科研中能夠獨立開展實驗,獲取一手資料,為科研成果的取得提供了保障。
在求學期間,張立群參與了導師的科研專案,學會了從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方案、分析資料到解決問題的科研思維方法。
如在面對橡膠預處理短纖維製備技術難題時,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透過不斷實驗和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北京化工大學的學術氛圍鼓勵學生勇於創新。
在這種環境下,張立群敢於突破傳統思維。
在學習和研究中,他不滿足於現有理論和技術,積極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為後來提出“炭黑增強橡膠屬於奈米複合材料”等創新性觀點奠定了基礎。
在求學過程中,張立群得到了周彥豪教授、金日光教授等名師的指導。
導師們不僅傳授了專業知識和科研方法,還以自身的學術造詣和科研精神為榜樣,引導他樹立正確的科研價值觀,幫助他在科研道路上少走彎路,更快地進入科研前沿領域。
北京化工大學為張立群提供了良好的學術資源和平臺,如先進的實驗室裝置、豐富的圖書資料、學術交流機會等。
這些資源使他能夠及時瞭解國內外高分子材料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和成果,與同行進行交流和合作,拓寬了學術視野,為其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援。
在本科、碩士和博士學習期間,張立群與同學們共同參與課程專案和科研課題。
在這個過程中,他學會了與他人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解決問題。
這種團隊協作能力,在他後來的科研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他能夠帶領團隊開展複雜的科研專案。
求學期間,張立群有機會參加學術研討會、講座等活動,與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交流。
這不僅讓他了解到不同的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還鍛鍊了他的學術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為他在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打下了基礎。
院士從業之路
1995年9月—1996年9月,張立群擔任北京化工大學講師。
1996年10月—1998年6月,張立群擔任北京化工大學副教授。
1998年7月,張立群擔任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1999年6月—2000年6月,張立群在美國阿克倫大學聚合物科學系做訪問學者。
2008年1月,張立群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2016年9月—2020年9月,張立群擔任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2020年5月,張立群任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
2021年11月,張立群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3
2022年8月—2024年8月,張立群擔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
2024年3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