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2 頁)
我的前任舒伯特上將(l n rilter v schobert)在前一天已經安葬在該城之中。在他視察前線時,他的座機誤落在俄軍所佈的雷區中,他和他的駕駛員都同時被炸致命。德國陸軍損失了一位人格完整、經驗豐富的前線戰將。他的部隊願意跟著他走向任何地方。
第11集團軍司令部中的人員,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最優秀的,以後他們也就組織了頓河集團軍群總部的核心。在兩年半的艱苦戰爭中,這許多優秀軍官所給予我的幫助,是值得我永遠記憶的。我們之間相處得極為融洽。當我於1944年被解除兵權時,他們中間有許多都願意與我同去而不想再繼續幹下去。
我的新職是很奇怪的,不僅只是我的指揮權由一個軍擴大到了一個集團軍而已。直到我到了尼古拉耶夫之後,才知道除了第11集團軍以外,我還要兼管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
因為政治上的原因,在東線的這一部分,其實際的指揮體系很不易於安排。軸心盟軍的指揮權是由羅馬尼亞的國家元首,安東奈斯庫元帥(arshal antonescu) 負責,一共指揮著羅馬尼亞第3 和第4 兩個集團軍,和德國的第11集團軍。但同時他又受倫德斯特元帥的南面集團軍群總部的節制。而第11集團軍司令部在安東奈斯庫元帥與集團軍群總部之間,就構成了一個連絡站,並且就作戰事務上對他提供意見。
不過當我到達的時候,實際情況又完全改變了。安東奈斯庫所直接指揮的,僅限於羅馬尼亞第4 集團軍,該部奉命進攻敖德賽。至於第3 集團軍則由第11集團軍指揮。並直接接受南面集團軍群總部的命令。
在一般的情形之下,要一個集團軍司令部除了其本集團軍以外,還要同時控制另一個獨立成一個單位的集團軍,這已經是很夠窘迫了,而當這另一個集團軍又是同盟國的部隊,則其困難當然就更會加倍了。使事情變得更為困難的,不僅是在兩個集團軍之間,其組織、訓練和領導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差異‐‐這本是盟軍所慣有的情形‐‐而且他們的戰鬥素質也大不相同。所以我們對於同盟軍的作戰,被迫不得不作較嚴密的控制,這對於我們自己的兵力通常是不適用的,並且從良好關係的維持上來說,也似乎是不適當的。
儘管有這些困難,我們還是能與羅馬尼亞的司令部和戰鬥單位合作無間,而並未發生任何真正的磨擦,主要的是因為羅馬尼亞第3 集團軍司令杜米特利斯庫將軍(n duitrescu) 所具有的忠忱。他以後升為上將。對於所有的羅軍部隊,直到師級為止,我們都派有德軍聯絡組,他們的機智和堅定對於這種合作也是大有貢獻的。
不過在這一方面,更值得一提的卻還是安東奈斯庫元帥本人。不管從政治家的角度對他有怎樣的批評,安東奈斯庫卻要算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一個良好的軍人,而尤其是我們的最忠實盟友。一旦他決定使其本國與德國共命運之後,他就竭其全力動員羅馬尼亞的軍事力量和戰爭潛力供我們使用。假使說事實上並未能完全如他所理想的那樣好,其原因應在他的國家和政府的內在環境中去尋找。無論如何,他對於他的盟友是始終忠誠的,我對於他的合作只有感謝而無任何批評。
至於說到羅馬尼亞的陸軍,毫無疑問具有相當多的弱點。雖然通常都是農民出身的羅馬尼亞軍人在物質要求上都非常低,而且也都能勇敢戰鬥;但是由於平均教育水準太低,所以要訓練他們成為有思考能力、能夠獨立作戰的戰士,通常會很感困難,更不要說想使他們成為夠標準計程車官了。其中有些日爾曼少數民族雖能符合必要的標準,但是羅馬尼亞的民族偏見卻使他們難於獲得晉升的機會。結果促使日爾曼祖籍的羅馬尼亞軍人,都設法想轉入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