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2 頁)
在被圍困的40天裡,二連多次派遣戰士突圍向哈密駐軍報警,可都未能完成任務。其間,哈密曾派出援軍前往哈密,可也沒有能抵達縣城。一個縣級建制在一個多月時間裡完全失去了控制,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是僅見的。
《黑戈壁》九(9)
二連死守縣城40天,在沒有外援,與上級完全失去聯絡的困境中,依靠自己最終戰勝了顛覆了全縣的叛匪,是真正的英雄業績。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光輝篇章。
從一到軍馬場,&ldo;伊吾四十天&rdo;的故事,就成了我們的必修課程。當然,民間傳說不等於信史,但民間傳說往往能反映出人心向背、表達出一般會潛藏在史冊的字裡行間的愛憎與得失。
&ldo;伊吾四十天&rdo;結束,黑喇嘛、馬仲英、堯樂博斯、烏斯滿這樣的亂世梟雄,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他們的舞臺已經拆除,他們的觀眾改了品味,他們的一舉一動再也無人喝彩,甚至再也無人回顧。好比火山噴發的熾熱巖漿,製造了巨大破壞,終於凝固;好比波瀾壯闊的內陸河,流過戈壁沙漠,終於潛入地下。如果還欠缺一點什麼,那麼就是應該給他們一張返程車票: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們必須回到起點上去。
《黑戈壁》十(1)
在丹畢加參其人攪擾了新疆與科布多的安寧時,在黑喇嘛出沒於黑戈壁時,邊界兩邊都隨時處在動盪不安中,在這些晦暗難明的歲月,站在黑喇嘛-丹畢加參對面的,是新疆督軍楊增新。
楊增新(1863-1928),字鼎臣。雲南蒙自人。清光緒十五年進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入疆任鎮迪道。所謂鎮迪道,是新疆的一個道區,鎮,是鎮西,即巴里坤;迪,是迪化,即烏魯木齊。民國元年三月,清廷任命的最後一任新疆巡撫袁大化棄職東歸,並舉楊增新出任新疆都督。從1912年臨危受命,到1928年遇刺身亡,在近二十年間楊增新曾任新疆督軍、省長,併兼任民政長、巡按使等職。殫精竭慮,治理新疆。赴任之初,很快就與伊犁&ldo;革命黨&rdo;達成協議,使全疆基本穩定。對中央採取了著名的&ldo;認廟不認神&rdo;的態度,以免內地政局變更頻繁影響到新疆。他可以說是臨危受命。清廷退位,沙俄介入喀爾喀蒙古事務,並引起唐努烏梁海、科布多、烏裡雅蘇臺等地長期動盪不寧。楊增新一方面以最快速度將近鄰阿爾泰(原來直屬中央,但中央鞭長莫及)納入新疆建制,一面傾盡全部力量,防衛戰略要地察罕通古。在幾年間,從來無人關心的偏僻之地察罕通古,成了內陸亞洲動亂與穩定的關鍵詞。正是因為如此,楊增新本人也成了舉世關注的人物。防衛察罕通古,是典型的空城之計,楊增新&ldo;兩手抱空拳&rdo;,以中華民國為後盾,&ldo;嚇退&rdo;面對的強敵。在察罕通古,一個備受外蒙古上層器重,受沙俄利用,受哈薩克與附近蒙古諸部側目的強敵,就是黑喇嘛‐丹畢加參。
楊增新可以說是集古今治術為一身的人物。死守察罕通古,寸步不讓的同時,他又利用軟硬兩手,妥善處理了因俄國&ldo;二月革命&rdo;&ldo;十月革命&rdo;一舉湧入新疆的30萬哈薩克、吉爾吉斯(柯爾克孜)難民,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當時新疆維吾爾族以外的所有民族總數。事實上,&ldo;辛亥革命&rdo;的直接後果是,喀爾喀蒙古逐漸從中華版圖剝離,導致了科布多、烏裡雅蘇臺、唐努烏梁海的動亂不寧。其間,沙俄一直在做由外蒙古上層為其火中取栗的受益者。但是歷史的輪盤賭意外地停在同一個數碼上,1917年,&ldo;二月革命&rdo;推翻了沙皇,大批中亞原來歸屬沙俄羅曼諾夫王朝的部落陷入無政府狀態。楊增新透過191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