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2/2 頁)
愛工藝,熱愛公益事業,經常隨父輩參與地方廟宇修臻和水利施工。後來進入了稅務局管理寧夏的大小河渠,對修渠墾荒很在行。可是他是個野路子,趙書禮他懂的也就是中國幾千年積累的水利知識罷了,帶人修渠種地還可以,其他的大型水利怕是沒戲,比如三峽。
可是眼前蘇芳的計劃書,讓趙書禮震驚了,直感嘆人的想像力真是無窮啊。這份計劃書表示,要從上游的黃河引一道水渠,經過河套地區的兩大沙漠,毛烏素沙漠和庫不齊沙漠,然後注入黃河。蘇芳認為,如果能把水引入這兩條沙漠中,定可以變荒漠為良田,足足可以增加近億畝耕地。
趙書禮看著這個計劃,不僅想到了自己三個月前跟蘇芳的一次談話。
那一次蘇芳找上他,說黃河以北的河套地區,經過清末王同春(電視劇王土地原型)等人的開發,可供開發的潛力已經不大了,他希望趙書禮允許他開發黃河南的河套地區。但是對於此趙書禮很有顧慮,他知道鄂爾多斯附近沙漠化嚴重,南方是毛烏素沙漠,北方是庫不齊沙漠,這些可都是因為過去上千年的過渡放牧所致。要是在開發成農田,估計要不了多久都成了荒漠了。
但是趙書禮是一個喜歡玩弄權術的人,他沒有公開反對蘇芳的提議,反而開始忽悠他。
告訴他,河南河套有兩大沙漠,要是能引黃河水經過沙漠,比如能增加大面積的農田,遠遠勝於開發草原,還省得跟當地的蒙古人衝突。蘇芳一聽大感興趣,思路開啟,興致勃勃激情萬丈信誓旦旦的立志要把荒漠變良田。
趙書禮本來就是忽悠他,這個人是馬福祥介紹的,他不是很信任,他知道引黃河水灌溉河套沙漠基本上就是扯淡,因為這兩個沙漠到了21世紀也是中國的一個大難題,根本無法解決。這個時代,有可能嗎?但是他沒有阻止蘇芳,讓他自己折騰去了,沒想到這傢伙還真的提出了一個方案。這三個月,他走遍了河套地區,檢視地形。終於劃出了一條可行的線路,從寧夏的青銅峽引水,借著六盤山脈,讓水渠蜿蜒順著鄂爾多斯臺地緩慢下降,一路流經沙漠地區的中心高地,最後流向包頭西的黃河水道。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