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2/3 頁)
殺、投毒等簡單形式,次數也不頻繁。
而如今,它已經演變為在戰爭之外,個人或團體出於某種政治目的而採取的暴力行為,也就是今天被稱為的&ldo;國際恐怖主義&rdo;,並逐漸演化為當今世界上各個國家、民族、階級、階層或宗教之間諸多矛盾不斷尖銳化、極端化的集中反映。
是一種新形勢下特殊的國際爭鬥形式。
現代國際恐怖主義的發展大體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國際恐怖主義的萌生期。
從18世紀末開始,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國家之間乃至其國家與殖民地、附屬國之間的利益衝突日趨激化。於是,一些無政府主義者、民族主義者,紛紛以恐怖主義行動來反抗整個資本主義體系和殖民入侵者。
188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剌、1914年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遇剌兩起事件,就是對世界政治、經濟產生過極大影響的恐怖主義事件的代表。
第二階段是國際恐怖主義的形成期。
從二戰結束到上個世紀60年代末,國際恐怖主義真正形成了氣候。
這一時間內,在兩大陣營對峙、冷戰的國際背景下,許多正在爭取民族獨立的殖民地、附屬國或者剛獨立的民族國家,變成了恐怖主義的熱點。明顯增多的劫機、爆炸、綁架和大規模的搶劫等等,已經是司空見慣的恐怖主義事件。
恐怖活動襲擊的目標和範圍越來越具有國際性,其手段也日趨多樣化、現代化,從而釀就了國際恐怖主義活動的大爆發。
第三階段是國際恐怖主義的猖獗期。
進入20世紀90年代,恐怖主義活動的特點是:
動機日益複雜化、行動跨國化、形式多元化、手段技術化、長遠目標模糊化和短期意圖殘酷化等等。
由於有高素質科技人員加入到了恐怖組織當中,恐怖分子不斷採用更多的高科技手段實施恐怖行動。許多跡象表明,恐怖分子的視線已經開始轉向諸如核電站、能源基地、電腦網路等目標。
面對國際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前景,國際社會已經開始注意防禦恐怖分子透過電腦網路摧毀社會服務系統、擾亂經濟執行網路、破壞軍事體系、削弱公眾信心等眾多至關緊要的社會安全問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