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報仇了(第2/3 頁)
後,末將就想著,滎陽已在王爺之手。不如改道佔取洛陽,為王爺佔得先機。”
馮瑋本來,就沒有想過怪石起,洛陽城在自己人手中,總比讓別家人佔了好。
只是因為石起,違反了馮瑋的調令,所以要給他一點,口頭警告。
“石將軍,你能臨機善斷,佔取洛陽,確實是大功一件。但是,你違反本王調令,,,,這就算是,功過相抵,本王就不罰你了。”
“末將,謝王爺。”
石起又說道:“王爺,洛陽楚王府,末將已命人日夜趕修,再過幾天,王爺就可以入住了。”
“本王,暫時不進城,本王決意,先攻下長安,殺了張方,再進洛陽城。”
石起有點意外,楚王殿下,從洛陽城下過,卻不進洛陽城。
“王爺,打長安的事,末將在接到王爺調令的時候,就與陸進陸主簿商議過,長安一戰,在所難免。”
“真的?那陸主簿,有什麼好的方案嗎?”
“王爺,陸主簿說,由武關進入關中,是最容易成功的。所以在與荊州文武商議之後,陸主簿就親率10萬大軍,抵達武關之外,只等王爺一聲將令,就可以由武關,攻入關中,奪取長安。”
馮瑋心裡雖說有點高興,但對這兩人,未經自己同意,就派軍進抵武關,還是有些許不滿的。
不過現在不是責怪他們的時候,馮瑋拍了拍,石起的肩膀說道:“好,立即傳令陸進,攻打武關。”
石起見馮瑋,沒有怪罪的意思,慶幸自己,遇到了真正的明主。
“王爺,此去武關傳令,還需要一些時日,王爺可以先入洛陽城,休息數日,再去攻打潼關。”
“石將軍,本王知道你的想法,你想讓本王和陸進,同時攻關,讓河澗王手忙腳亂對不對?”
“王爺英明,如此,可以使河澗王無暇顧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馮瑋知道,他們是想,先打武關,以減輕攻打潼關的壓力。
“不過本王卻不想這樣做,本王先攻打潼關,就可以吸引河澗王的主力,往潼關靠攏,為陸進突破武關,創造有利條件。”
馮瑋猜想,河澗王不一定知道,自己在武關外,還有一支10萬大軍。
正因為如此,潼關這邊,就得猛打,讓武關外的10萬大軍,可以出其不意,取得輝煌戰果。
石起聽了,跪下說道:“王爺英明,不過,領兵打仗這種事,末將願為王爺效勞,不如由末將,率軍去攻打潼關,王爺則可進入洛陽城,等我們的好訊息。”
馮瑋扶起石起說道:“洛陽楚王府的仇,本王要親自去報。石將軍,守好洛陽城,等本王得勝歸來,再與眾將士,共醉洛陽城。”
石起聽到楚王殿下的堅決,便也不再多說,讓人將城內,事先準備好的酒水,乾糧,分發給每一位將領和士兵。
馮瑋對石起的做法,很是滿意。
不久,馮瑋的十萬大軍,就抵達了潼關之下,休整一天後,馮瑋就下令,強攻潼關。
潼關地勢險要,又有河澗王重兵守衛,攻了一天,都沒有攻下來。
馮瑋當然知道,這種打法,肯定不會有進展,於是下令,就在潼關下,圍而不攻。
河澗王得知,楚王已經率大軍攻打潼關,趕緊調去更多的兵馬,去加強潼關防務。
可還沒等河澗王喘口氣,又傳來了,東海王司馬越,幷州刺史司馬騰的8萬大軍,渡過黃河的訊息。
河澗王不得不將,長安城的留守人馬,再抽去5萬人,去抵擋東海王司馬越的8萬大軍。
現在長安城,只有1萬多守軍了。
李含對河澗王說道:“王爺,楚王用兵,一向謹慎,這次發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