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4/5 頁)
式提出黑字環流計劃,中國也應該不會如同歷史上一樣要交那麼多學費了。
“綜上所述,這個方案我認為可以接受。唯一需要討論的地方,在於這筆錢的使用方式……”
胡文海低頭沉思片刻,抬起頭來看向這位經委的副主任,神情平靜的點點頭。
有三菱、三井這些財團推動,日本政府裡也一直有黑字環流這樣的聲音,只要國內願意給這筆貸款提供擔保,這次的萬億日元大貸款並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真正困難的地方不在怎麼拿到這筆錢,而在於這筆錢怎麼花。
中船總公司敢於大刀破斧的將自己身體裡腐朽的部分砍掉,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推進勞務派遣和一系列改革,絕不是柴老或者中船的整個高層都瘋了,犯了輕敵冒進的幼稚病。恰恰相反,國內當官的或許有常識缺乏或者官僚習氣的問題,可哪有蠢蛋?
中船總公司做出的這一系列動作,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能把這一萬億日元的使用權,攥到手裡。
目前中船總公司表現出來的改革魄力,說白了,不過是投名狀,是證明自己有資格使用這筆錢的入場券。
能夠對這筆錢去向發表意見的,胡文海肯定算一票,國家經委、計委、央行。這些提供政策和擔保的肯定也能算一票。其他的******裡各部門可都是要虎視眈眈的,中船部改企之後,最多算一央企,話語權是極大減小了的。
雖說中船總公司肯定能分下一塊肉來,但分多分少,那可是一萬億日元。波動個1%都夠人心疼一年的了。
為了這筆錢,中船總公司可算是豁出去的衝在了前面。到了胡文海這裡,究竟要怎麼用這筆錢,也到了不得不擺上檯面來的一件事。
同時,也是“繡城模式”是否能推廣出去的關鍵時刻。
“錢的使用上,如果能保證大部分用於中國的船舶製造工業升級……”
胡文海長出一口氣,:“那麼我可以服從國家的安排,不過我還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先有專案後引進。不僅要引進裝置。更要引進技術和管理。”
胡文海的目的很簡單,手法也並沒有什麼改變,還是打的專案拉動的主意。
萬億日元貸款是指定了用於船舶工業內部消化的,否則三菱、三井也不至於這麼積極的推進。別看上萬億日元好像真不少,但要全面升級中國的造船能力還力有未逮。
這些錢也不可能學花椒麵一樣撒下去,船舶系統裡你一點、我一點的分光抹淨。畢竟船舶工業可不只是造船廠,就如渤海造船廠一樣,本身就有不小的規模。但為了支撐這樣一個造船廠,它的周圍是足足一個城市的企業在給它做配套。
船用閥門、船用儀表、船用板材、船用玻璃、船用油漆、船用發動機、船用管道……
一艘船上數百萬個零件。涉及到的是整個重工業體系。造船廠不可能生產這所有的零件,絕大多數都是系統內採購來的,本身更多的是一個拼裝的作用。如果要排排坐分果果這麼分了一萬億日元,那就不可能只給造船廠分,更要給上下游企業和關聯企業分,那就相當於要給中國整個重工業體系升級了。一萬億日元扔進去連個水花都看不見。
所以說,這一萬億日元只能重點分配、重點升級。這誰是重點,咳咳,看的不就是誰有專案麼。
而目前國內造船的專案都捏在誰的手裡?自然是已經簽署意向籤的手軟的胡文海手裡了。
說白了,胡文海的要求翻譯過來。就是說我給誰專案,國家才能給哪個船廠發貸款。
不符合要求、拿不到我專案的船廠,那就一邊去看著別人發財吧!
對面果不其然皺起了眉頭,胡文海話裡的意思並不隱晦,只要對現狀有清晰認識的人就能品出其中的味道。他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