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月華(第3/3 頁)
華胥說道:“據《天昭帝注》記載:天昭永華初,先帝不惑而命歸。
然幼君初臨,臣心各表,外有兵者自重之危,內兼諫官罔上之禍。
山河搖墜,民遭橫災,實春無谷種,夏無庇所,秋無粒收,冬無棉著。
天子空名,民怒人怨不以王臣;諸侯成勢,裂土伐謀不以太平。
寰宇之中,莫不行兵戈之事;步行之內,莫不見飢寒之骨。
新帝宏圖,上繼天地仁德之心,下察百姓疾苦之實。
周旋腐朽以虛實之言,止戰平戈以縱橫之法。
言官不知皇怒所指,武將不明聖心所向。
是人人自以權重者居而人人自危矣,莫敢妄為……”
待再想說時卻被嶽紫晴打斷了,只聽嶽紫晴說道:“師兄,你怎麼又背起書來了?誰愛聽這些。”
司凌空笑笑,說道:“你這師兄博學,讓人佩服。你既想聽,我講給你。”
見嶽紫晴點了點頭,司凌空繼續說道:“永華三年,幼帝弱冠,事所躬親。
時文重沈相,明辨忠佞;武有秦侯,並施恩威。
養晦於九尺之內,韜光示千里之濱。
數年之後,明諸侯對峙之勢,實皇權興復之局。
乃兵行春分,將歸冬至,終定亂世。遂徹行十一,百井出乘。
然民不承其澤,武不從其命,帝感亦惑。
時有花氏逾邪言之,世藏神卷,列天下神劍之位,帝雖權傾,可無奈凡人之身,是故崇神卷而輕帝權也。
帝所未聞,拜以為師,欲明其所言,求善其法。
邪曰:君平亂還世以安,然民不承恩,武不感念,何故?
權也,帝者出行,則臣民待見,仙家行走,亦草莽拜服。
然皇權難更,劍位易變,是故求劍位而弱皇權也,欲解之亦易。
世有邪劍二十七,蠱惑民心,世所終傾,乃諸侯亂世之始。
吾道行天下之身,天昭忠義之人,願為效尤。
邪遂封劍,輔以皇權。永華十五年,山河既定,臣民歸心,邪亦執卷而走,不以世出。”
華胥輕笑:“原以為司兄弟不善文章,沒想到也是通徹古今,雖說記得有些錯誤,大體上也不離八九,華某佩服。”
說著又看向嶽紫晴,說道:“這下你該知道了吧,邪劍一出,必然會引得一些小門小派相互爭奪,若是名劍,則會掀起腥風血雨。”
嶽紫晴愣愣地點了點頭。
“我們還是趕緊把小師弟和秦姑娘叫回來吧,這要是出點什麼事可如何是好?”餘朝非聽了眾人言論,立刻說道。
“怕什麼?我名劍世家的名頭還不至於容這些宵小肆意妄為。”柏翳立刻反駁。
謝孤鴻看了一眼柏翳,說道:“我名劍世家在這天昭雖說名聲斐然,但也不可自大,要知道這些名劍的傳承可比世家早得多了。”
柏翳一拱手:“師父教訓的是,徒兒謹記。”
謝孤鴻站起身來,向著秦嶽一拱手:“岳父在此稍候,小婿去會會來的朋友。”
說罷,謝孤鴻率領謝家弟子來到後院。
是時天色已晚,黑夜中絲毫不見燈火,一輪明月高掛空中,灑下無限月華。
謝家弟子向院內馬棚看去,只見謝楚青和秦夢秋二人呆坐在一口井邊上,雙眼直愣愣地盯著屋頂,似是連話也不會說了。
老闆娘已倒在院內,渾身血漬。
“小師弟……”
“秦姑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