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
好在她這副本尊以前也沒進過縣城,倒是絲毫不擔心露陷,於是開始慢慢的打聽訊息:
“大哥,咱們這些高粱,運進城裡賣給誰呢?這高粱又不好吃……”蕭惠歡的靈魂剛佔據這副身體的時候,曾經吃過兩次高粱面,味道實在是不怎麼樣,粗糙不說,還帶著一股子重重的鹼味,所以她有此一問。
蕭惠生雖然年紀也不大,可他已經跟著父親來了好多次縣城,聽見妹妹這樣問,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妹子你沒進過縣城。也難怪你不知道,那大哥就跟你說說。咱們洪澤縣地所有高粱。都是賣給沈家的。不過沈家買這個高粱。可不是拿來吃地,而是用來釀酒。沈家地高粱酒,不但在咱們洪澤縣,便是在整個清明王朝,也是鼎鼎有名的……”
蕭惠歡注意到,自己這位大哥在說這些話地時候,臉上竟然有一股子自豪地意味。這讓蕭惠歡直犯迷糊:沈家的高粱酒有名,跟蕭家莊地蕭惠生有半毛錢的關係?
這樣想著,蕭惠歡便問道:“大哥。這沈家地高粱酒舉國聞名。你為何如此開心的模樣?”
蕭惠生正待回答。在前面趕著另一輛牛車地蕭大成卻笑呵呵地轉過頭來說道:
“歡兒,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就因為沈家的高粱酒舉國聞名,甚至討得了皇室中人地喜歡,所以咱們洪澤縣才可以種高粱。其他地縣府。旱地裡都很少有人種高粱的,大多數都是種小麥。玉米之類地。這些東西的產量不高不說。也賣不到高粱這樣地好價錢。所以呀。咱們洪澤縣的父老們。都是託了沈家地福。正因為沈家地高粱酒有名。所以咱們才能一直種高粱。賣高粱,每年才能比其他縣府地莊戶人家。多賺那幾兩銀子呢……”
蕭惠歡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無非就是一個釀酒的產業鏈,沈家的高粱酒打出了名氣,連帶著便讓整個洪澤縣的農民跟著賺了銀子:
“這麼說來,這個沈家倒是我們洪澤縣的恩人了,對吧爹?”
蕭大成呵呵笑著連連點頭:“可以這麼說,你可不知道,連縣太爺見到沈家的家主大人,都是客客氣氣的呢……”
那是當然,這個沈家能為洪澤縣帶來豐厚的錢財,當官兒的自然要客客氣氣的,財神爺嘛……蕭惠歡心中如此想著。
五十多里路,牛車走了大概四個小時。臨近中午的時候,蕭惠歡父女三人,終於駕著牛車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沈府!
從一進入縣城大門的時候起,蕭惠歡便在仔細的打量著這個時空的縣城。和以前自己在電視上看到的沒什麼區別:青磚鑄就的城牆,城樓上有持刀拿槍的兵丁警戒;進入城門之後,便是一條筆直的青石大街,街道寬約五丈,也就是十五六米的樣子。街道的兩旁是鱗次櫛比的樓面,高的五六層,低的兩三層。臨街的門面上面,都掛著各種各樣的牌子或是幡布,那是各個商家招徠顧客的招牌。不過和電視上稍稍有點不同的是,街道上的人流稀稀拉拉,並沒有那種人流如織,揮袖如雲,灑汗成雨的壯觀場面。後來一問才知道:今日不逢集……
馬車在沈府門口停下來,父親和大哥到門房去做登記。留下蕭惠歡在門口看著牛車,趁此機會,蕭惠歡細細的打量起這棟豪華的宅子來。
大宅門原來就是這副景緻啊!這是蕭惠歡的第一個感嘆,高達一丈有餘的青磚圍牆,向兩邊延伸出去至少一里地。大門口擺放著一對白色石獅,兩尊石獅的中間,夾著一條七階的階梯。從階梯上去,便是沈府的大門。
這已經不能稱之為大門了,簡直應該叫做……牌坊,對,就是牌坊。兩根長寬起碼兩米的大理石柱子筆直向上,托起一個小小的閣樓。在閣樓的正中間,“沈府”兩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一看就是出自名家手筆。兩根大理石柱子上面,用同樣的筆跡,雕刻著一副對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