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5章 借東風(第3/3 頁)
:“永來,你是體制內出來的,跟體制內的人打交道比較擅長,以後有什麼注意事項或者需要避諱的,一定要拿捏好。”
康永來重重點頭,隨即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夏總,你其實不用擔心這一點,老專家、老教授、老領導他們都很喜歡你。”
“喜歡我什麼?多財多億嗎?”
康永來笑而不語,既然知道,那你還問?誰會不喜歡你這位散財童子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也很喜歡復興航天這種不差錢的派頭,不僅研發資金寬裕,工作待遇還超好,當然最主要,也最吸引他的還是工作氛圍與體制內不一樣,比較輕鬆,人事關係也很簡單。
夏景行掃了在螢幕裡呆呆發笑的康永來兩眼,沒說話,不過在心中還是頗為自得的。
他已經看出來了,這位航天一院歷史上最年輕的研究室主任和總體副總師已經徹底的歸心了。
想當初,挖這傢伙還費了不少的力氣,不僅他本人不是很樂意隨同事一起跳槽到一家民營航天公司,其原單位也就是航天一院的領導還不願意放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這位兄弟不是一般人,曾經主持過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以及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的總體論證設計工作,身上有一些傲氣是十分正常的,而且最重要的,他還十分的年輕,未來能達到的成就簡直無法想象。
不過復興航天公司“開啟人類大航天時代”的企業願景最終還是打動了他,同意跳槽過來效力,並被委任了副總工的重要職務,目前正跟著伊萬諾維奇一塊兒設計和完善萬戶一號的更多火箭型號。
夏景行對於這位“借來的東風人才”的期待值還是很高的,打算把他培養成復興航天未來的技術領軍人物,不然的話,就浪費了國家的頂級人才。
“萬戶一號甲今年下半年的發射任務不能耽擱,同時自研火箭發動機、可回收式火箭等幾個重要專案的研發要同時推進。
位於西安的火箭製造基地應該能在今年內完工,明年正式投入使用以後,我們就初步具備了自己獨立生產火箭的能力了。
這樣好的條件不應被浪費,明年必須進一步提高火箭發射頻率,達到一年三發乃至四發。
另外,我們也不能一直老用人家研製的火箭發動機,雖說前期可以借鑑一部分東西,省去部分發展時間。
但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成為一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頂尖航天企業,具備獨立自主的火箭設計、研發、製造、總裝和發射能力。
這些東西才是我們真正的立身之本,不要搞混淆了我們的方向,眼下的“組裝廠”模式只是暫時的。”
伊萬諾維奇、康永來等高管紛紛點頭,極為任可老闆的戰略。
接著,眾人又各自彙報了一下每個人所領導的研發專案的最新進展情況。
好訊息不少,比如可回收式小火箭已經開始在製造了,很快就能推上發射場開啟試驗。
又比如說,仿製的第一款火箭發動機明年將開啟第一次試車。
這一連串喜訊沖淡了不少因這次火箭發射失利而帶來的消極氣氛。
對於復興航天的未來,每個人心中都是充滿信心的,堅信有朝一日會追趕上spacex的步伐,成為人類商業航天的另外一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