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丫鬟復仇(第1/4 頁)
宋朝光義年間,汴京府內發生了一樁駭人聽聞的奇案,震驚了古今,全城百姓無不為之譁然。人們紛紛議論,婆婆竟然狠心下毒害死親孫子,顛覆了“遠兒親孫”和“虎毒不食子”的常理,不禁讓人發問:這還配稱作人嗎?
故事緣起於一樁家族秘事:兒媳悲痛控訴,其正值青春年華的兒子無意間撞見婆婆與府中管家有私情,深恐醜事敗露,婆婆竟萌生了惡念。
婆婆找了個藉口,聲稱收到了官場親戚贈送的燕窩湯,喝了能保佑孫子將來飛黃騰達,功成名就,成為杜家光宗耀祖的人物。她熱情洋溢地向孫子推薦此湯,並暗示只要喝了這碗湯,忘掉所見之事,便不失為杜家的好子孫。
孫子出於對奶奶的信任以及身為杜家子孫的責任感,未加懷疑,喝下了那碗燕窩湯。然而,不到片刻工夫,他便痛苦不堪,捂著肚子跑回家中,話未出口,便七竅流血,瞬間撒手人寰。
面對如此慘狀,兒媳在報案陳述案情時,因極度悲痛而數次昏厥,其撕心裂肺的哀傷讓人心生憐憫,不禁感嘆天道不公!誰能想到,那慈祥面孔背後竟隱藏著如此陰險狡詐的心機?這婆婆的所作所為,真是令人驚悚不已!
那時,整個汴京府的官員面對此案無不大發雷霆,紛紛唾罵這喪盡天良的行為,唯獨朱府尹,這位久經風霜、洞察秋毫的斷案能手,在一片喧囂中保持了冷靜。他心中暗忖:一位奶奶怎會狠心到毒殺親孫子的地步呢?人倫慘劇背後,究竟隱藏著何種深不可測的罪惡?
朱府尹,百姓口中的“朱青天”,多年處理大小案件無數,生死謎團在他面前皆難逃法眼。此刻,他決定親自調查此案。
於是,朱府尹下令取來杜府相關卷宗詳查。資料顯示,杜家當家人杜子越曾任職京城,後迴歸故里經營生意,因其狡猾貪婪而名聲不佳,已去世一年有餘。其妻劉氏持家嚴謹,為人正直,深受家中僕役敬重。他們的兒子杜文雄在三年前因病早逝,兒媳王氏成了寡婦,整日無所事事,常去戲院消磨時光。
細讀完杜家一脈的資料,朱府尹輕輕揉搓額頭陷入沉思:如今杜家主過世,留下了龐大的產業和豐厚的財富,唯一的繼承人又突然暴斃,這其中是否涉及女眷為爭奪家產而策劃的謀害親孫的陰謀呢?
然而,在婆婆這一邊,孫子作為杜府的合法繼承人,怎麼也不可能成為她下手毒害的物件。這從常理與人倫情理上講不通,邏輯混亂,實在難以想象。
那麼兒媳又為何會誣陷婆婆呢?她的目的何在?動機是什麼?
按理說,作為杜府僅剩的兩位遺孀,她們本應攜手並肩,共同培養小少爺成人成才,光大門楣,怎會有互相指責、對簿公堂的一幕?
朱府尹身處這場家庭紛爭的漩渦中,換位思考良久,卻始終無法理清頭緒,只能決定遵循法理程式來查辦此案。
某日開庭審理,杜府女主人劉氏被拘押至公堂之上。朱府尹見她雖已半老徐娘,但風韻猶存,且透著一股凜然正氣,一副洞悉世事的模樣。
朱府尹長嘆一聲,質問道:“你身為杜家劉氏,為何要毒害親孫兒?如實招來,以免受刑。”
豈料劉氏聽罷此言,淡然一笑,反問朱府尹:“請問大人,自古以來可有哪位婆婆狠心殺害自己的親孫子?這樣的殺人動機又是什麼呢?”
朱府尹被劉氏一問,一時語塞,暗贊其大家閨秀的氣度不凡。
稍作停頓後,朱府尹冷笑道:“據你媳婦所告,是因為你與管傢俬通,被孫子撞破,所以才下毒滅口!”
“哼!”劉氏怒極反笑,“我乃名門之後,怎可能做出如此敗壞門風之事?若大人不信,我便以死明志!”
話音剛落,劉氏一頭撞向案桌角,頃刻間香消玉殞,氣絕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