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2/3 頁)
前‐‐那就是官兵們的婚姻問題。
王震將軍清楚,仗打完了,官兵們希望的是解甲歸田,過一種和平的生活,要讓他們不回故鄉,在這裡開荒種地,最後連個老婆也討不上,軍心是不會穩的。就他自己而言,把這些出生入死,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將士們留在這大漠戈壁吃苦受累,最後無家無室,自己內心也有愧意,他也於心不忍呀。
王震將軍自然知道,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實施的是&ldo;婦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主&rdo;的政策,但為了這片遼闊國土的長治久安,他只有採取歷朝歷代所實施過的政策,那就是依靠屯墾來戍守邊陲。而要改變自漢以降,歷代屯墾一代而終的局面,就只有讓屯墾者紮根於此,使這裡成為他們世世代代的家園。但新疆當時的那一點漢族人口,是不能解決駐疆二十萬官兵的婚姻問題的。道理很簡單,有男有女才能組建家庭,有了家庭才能生育兒女,有了兒女才能謂之紮根邊疆,紮下了根才能最終達到屯墾戍邊的戰略目的。
因此,他把徵召女兵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很快開始實施。他首先召的就是湖南女兵。自五一、五二兩年間,就有十多批、計八千餘名年輕姑娘,踏上了遙遠、漫長而又充滿危險和夢幻的西進之路。
作者:傳說其實就是歷史(3)
‐‐雖然多年來,人們聽到最多的說法是,這些年輕的女兵滿懷著崇高的理想,來到遙遠得連夢也沒有夢到過的新疆,主要就是為瞭解決駐疆部隊官兵的婚姻問題。可我在任何史志中找不到這樣的話‐‐哪怕是團場的史志。在我所蒐集到的十二厚本,大開本、豪華精裝的師、團史志中,除了《農十師志》的《1951年、1952年參軍進疆湖南女兵表》中列有七十名女兵的姓名、入疆時年齡、籍貫和參軍時間外,其餘的史志大多隻有&ldo;某某年,多少名湖南女兵到我師&rdo;的字樣。對於這句話背後的一切,都被抹去了。
很多人再無訊息。除了部分親人,很少有人知道她們去了哪裡。她們好像早已神秘地消失了;或者說,飛逝的時光已將她們的蹤跡完全抹去。
很多人只聽到了關於她們的傳說。一位詩人說過這樣的話,傳說其實就是歷史。是的,本該成為歷史的,但當歷史沒有記錄,它就以傳說的方式保留下來,根植於民眾的內心,進入民間的靈魂。它不粉飾,不篡改,不抹殺,它儲存了本身的汁液,儲存了本身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我想,也正是這些給人類以力量,滋養著人類代代繁衍不息。
我敢肯定,即使這一切真是傳說,它的價值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其實,我們回溯歷史,就會知道,當江都王劉建之女、文弱的細君被漢武帝封為公主,在兩千多年前告別長安,對漢武帝說&ldo;天下果得太平,兒雖死無恨&rdo;時,西域的穩定和鞏固就已在冥冥之中與女人有了一種聯絡。
漢武帝在臨行之際賜細君以琵琶,說:&ldo;為馬上樂,以慰其鄉國之思。&rdo;細君接過琵琶,踏上了萬裡西行之路。後來她用這支琵琶彈唱了一首絕世的幽怨和思鄉之曲《黃鵠歌》,她淒婉哀怨地唱道&ldo;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rdo;。
由於細君體質較弱,不習慣異地生活,又不通言語,加之思鄉心切,悲寂孤苦的她積鬱成疾,到烏孫五年後,就病故異鄉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