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5 頁)
是打動祖大壽真正的因素。
當然,貧窮的寧錦前線,並不符合天津特區的利益,也並不符合大明帝國的利益!
過去是寧錦因為韃子襲擾,經濟貧困蕭條,甚至還不如滿清境內。以至於,一些寧錦的軍民,為了生活所迫,投奔韃子成為奴隸。成了韃子的奴隸後。雖然主子對他們擁有生殺大權。但是,不少人覺得,做奴隸安穩種田,比之在寧錦等地,既要交租。又經常被韃子燒殺劫掠要強。
最底層掙扎的百姓,很多人是沒有民族大義的,也不會記得當初努爾哈赤造反後,殺了遼西等地三百萬漢人。才將原本人口茂密的遼地變得地廣人稀。而皇太極稍微懷柔一下,不殺境內漢民了,而是招攬漢民去耕田開荒,於是不少漢民就屁顛屁顛跑去投奔。這種健忘,也是被殺戮和奴役的根源。
事實上,並不僅僅是遼西遼東的漢民健忘。到南洋冒險的華裔,何嘗不是健忘,被暴動的土人和殖民者一次次的屠殺,被屠殺者的後人好了傷疤忘了血淚。
若要改變這種狀況,那麼只能國家強盛,只有我們殖民屠殺別人,輪不到別人欺負我們,這才是正道。
人類地球,列國林立,適者生存。本身就不存在和平相處,自古以來的規則,就是強者欺負弱者。勉強產生和平,也僅僅大國之間剋制,維持一個脆弱和平。哪怕後世的國際組織國聯、聯合國之類的,皆是一大笑話。
大國皆是將國際組織當做擦屁股紙,需要的時候用一用,不需要的時候仍在一邊。小國指望國際組織幫助,但是沒有眾多大國的首肯,國際組織的決議,並不能生出實際效果。
鄭芝豹將船上裝載了3000把鋼斧、1000把鋼鋸、3000只鋼鏟預支給了祖大壽。而祖大壽可以組織錦州等地的軍民,用砍伐的木材、挖出的礦石,進行償還這些斧頭、鋸子、鏟子的錢。
這些高碳鋼的工具,也令關寧軍眾人紛紛看直了眼睛,不少的官兵對於伐木的木頭非常眼饞,覺得這等鋼製斧頭,用於伐木簡直是浪費,若是用於戰場,韃子穿著幾層盔甲也會被砍死。
鄭芝豹解釋道:“批次製造鋼製工具,也是天津的能力!這樣的斧頭,別家至少賣三十兩銀子,不過天津貨只要5兩銀子一把!這斧,重8斤,可伐木,可殺敵!”
“好,好!好個鋼斧!”祖大壽忽的靈機一動,笑道:“若是組建一支斧兵,平時讓他們伐木,就當做練斧法。上戰場令他們用斧頭砍人,以伐木工的力氣殺敵,想必也是悍勇非常!”
鄭芝豹笑道:“祖大人高見,養兵於民,一舉多得了。”
吳三桂忽的深思道:“不但是伐木工可以當做斧兵!我看那挖礦的鏟子,也鋒利非常,可切削、劈砍,甚至可以作為飛鏢投射!也可以作為一支奇兵使用!”
鄭芝豹不由豎起大拇指道:“那鏟子,名曰‘工兵鏟’,這是皇家新軍在野戰中就地挖壕溝陣地所用的工具。當然,近戰時,也可以用工兵鏟殺敵。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可以一鏟子砍掉一名敵人的腦袋。當然,作為飛鏢使用,我軍並未想到,莽二回去,定會如實稟報。若有成效,這功勞吳將軍也有一份!”
祖大壽不由嘆道:“難怪韃子遇到皇家新軍,屢次皆吃了大虧!從武器上,就可知道,皇家新軍對於殺人的研究,是何等的專業!”
吳三桂心中更是對於只見其名。未見其人的肖圖白國師,湧起一股期待感。與此同時,對於舅舅祖大壽多次稱讚的武器先進、作戰英勇的皇家新軍,露出了嚮往之情。
事實上,作為近代化訓練的皇家新軍,與冷兵器時代的兵種,最大的不同就是專業性!冷兵器時代,很多都是憑著悍勇的本能作戰。就如大明很多的兵將,大字不識一個,更不用說兵法知識。
滿清雖然打仗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