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第1/5 頁)
中國菜,中國功夫,中醫,這些都能提前幾十年流行起來。
周南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南華髮展平穩,經濟騰飛,華人文化一定能成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
第二一四章 出版
《射鵰英雄傳》周南當然不可能全部記住,那些只是娛樂消磨時間的讀物,他最多還能記住一些故事情節和基本構架。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寫出來的肯定跟原書不一樣。
而且他的主要目的是新增私貨,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在保留書的基本構架的時候,一些原本沒用的情節也會刪除掉。
而且,既然要宣傳中華文化,也需要把很多東西從頭到尾介紹清楚。比如,針灸,穴位,中醫醫術,卜算等等。
還有一些華人認為理所當然,外國人卻根本不能理解的地方。
像黃藥師把幾個弟子挑斷腳筋,逐出師門,在華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但是想要讓外國人理解這種做法,就必須要對中國古代的天地君親師思想進行完整的介紹。
否則的話,外國人只會認為師父做的不對。而那些徒弟被挑斷了腳筋,依舊對師父忠心耿耿,想著迴歸師門,那些外國人更是不能理解。
小說就是潛移默化的一種,只有在小說裡面說清楚了,外國人知道了東方傳統文化的根源,才能理解。哦,原來是這樣的。
而這種長久的文化的潛移默化,就是文化輸出的一種。
小說他們接受了,也會接受電視,電影,繼而接受整個東方文化。
但是真的開始動筆了,周南才發現,拋開一些值得爭論的方向問題,金庸這個人的確大才,他在射鵰英雄傳這本書裡面的架構,非常完整,任何情節都前後呼應,改動都非常困難。
所以,周南乾脆按照他的發展脈絡,開始進行創作。
寫小說不難,第一章節的一萬字,他用了兩天就寫了出來。
但是當他用德文翻譯過來的時候,就變成了一萬五千字還多。而且為了解釋中間的一些單詞,他就用了一萬字來註釋。
雖然翻譯艱難,但是周南卻不想放棄。
等到這本書寫完的時候,他還會找來大宋的疆域圖,把每個地方進行標註。讓外國人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時代背景。
中文版本的可以當作成人童話,但是針對外國人看的版本,就直接當作兒童童話來創作。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接受這種文化的輸出。
從四月開始動筆,周南的中文創作進行還比較順利,寫的順的時候,一天可以寫五六千字。
由於他還有工作,每天需要處理的事務也不少,所以平均下來,每天差不多三四千字的速度。
全書的完成,已經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十七日,第六屆世界經濟論壇召開的前一天才全部完成。
跟金庸版本的《射鵰英雄傳》不同,周南的版本中文字數都有一百二十萬,裡面對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闡述,要比原本要多的多。
南華胡希疆他們,也幫助周南蒐集了許多資料。雖然他們對周南不務正業,竟然來寫小說有些不以為然,但是他們一開始還是提供了許多學術解釋方面的支援。
胡希疆還成為了這本書英語版本的翻譯人,在周南的下冊創作出來的時候,他把上冊也翻譯好了,並且開始了中冊的翻譯。
他從一開始的不以為然,到最後天天到電報上追更,周南知道,自己這本小說也算成功的。
胡希疆學貫中西,不僅是古典文化研究大家,更對西方文化有著深刻的研究。二十年前,他就差點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沒有獲獎不是因為他的學術水平不夠,而是政治原因而已。
他都已經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