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道門秘辛(第1/3 頁)
張正覺天師與神秘高手的對決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數百招過後依然是平分秋色,誰也奈何不了誰。其實張正覺天師還沒有盡全力,對方的身形與招式,實在是與昔年的大師兄太相似了,當年大師兄對他有傳藝之恩,難道眼前的對手與大師兄有著某種關聯,或者本身就是大師兄?不可能呀!
點點記憶在腦海裡迅速回放:張正覺天師還是個孩童,在兵荒馬亂中流浪,飢腸轆轆即將餓死,被遊歷世間的上代天師所救,帶上了龍虎山,那孩童聰明伶俐,學什麼都是一點即通,深得上代天師喜愛,那時人命太賤,孩童記不清楚自己的姓氏,上代天師便賜他張姓,此代弟子排到正字輩,因此取道名正覺,意寓覺悟、智慧。
山上原本有個張姓嫡系大師兄,法名正途,卻不走正途,好奇心重,興趣廣泛,他認為法無正邪,人分善惡。“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是邪,對五猖兵馬、土苗巫蠱、走馬仙等皆有涉獵”。
上代天師認為他鑽研奇技淫巧,不務正業,屢次勸誡,然而他根本聽不進去,小師弟張正覺卻和他打得火熱,他也經常指點小師弟武藝與法術,因為他的引路,小師弟也是涉獵廣泛,見識非凡,三教九流、醫卜星相無所不通。
後來張正途大師兄鑽研“陰法”,好奇的探索未知領域,在探索過程中忽視了未知的風險,不幸感召了魔界,被遊蕩在世間的心魔、血魔的分靈盯上,二魔的分靈趁機聯合附體奪舍,讓他猝不及防,他的好多記憶被吞噬,神智不清變成了一個“不人不妖”的怪物,嗜血成性為禍人間,墮入魔道,遭遇三山五嶽正道人士的聯合“圍剿”,然而那怪物吸食了太多凡人的血氣,還有世間的怨氣、戾氣、邪念、惡念,他的實力太強,已擁有不死不滅之身,正道人士死傷慘重,只好求助於當代天師出山。
為了龍虎山天師府的聲譽,上代天師只好親自出手清理門戶,然而那怪物的魔功實在太厲害了,沒辦法上代天師只好以損耗壽元的代價,凝聚全身功力,請出了“天師印”,將那怪物直接鎮壓,然後用“火五雷”轟碎了那怪物的肉身,還世間一片清靜,而上代天師也因此油盡燈枯,羽化之時他摒棄門戶之見,將掌教之位傳於張正覺,正覺道長不負先師厚望,苦心經營將龍虎山天師道統發揚光大,“正一盟”統領三山符籙,顯赫一時。
未曾想心魔、血魔皆是先天之魔,雖是一縷分靈,只要存一滴血,亦可滴血重生,在肉身被轟成了碎片肉沫時,他借血遁逃竄,有一滴血溶進了泥土,逃脫了徹底的“灰飛煙滅”之劫。
百年後“歡喜禪”邪教害世,幾個番僧喇嘛抓了好幾個少女,在山裡“苟合雙修”,肆無忌憚的淫樂,精血汙穢了這片土壤,卻給“那滴血”提供了充足的“養料”,那怪物得以重生,那些“喇嘛與少女”毫無例外,全部變成他的養料,讀取了那些番僧喇嘛的記憶後,那怪物化名為“陰山老祖”,重生後的“陰山老祖”低調了很多,不敢太放肆的殺生害命,怕被天道發現,招來天庭仙界的圍剿就麻煩了,他躲在某個角落偷偷修煉魔功與祭煉邪道法器。
後來他混入了巴札吽國師的團隊,本意也是為了“找棵大樹好乘涼”,在剿殺那些正道人士時非常賣力,雙手沾滿了血腥,巴札吽國師見他本事了得,為了籠絡他,特別向朝廷為他邀功,討封了副國師之虛銜。
因為忌憚龍虎山天師府的“天師印”,為了徹底消除隱患,“陰山老祖”想借刀殺人,斬草除根,借朝廷的手覆滅天師道。
在毒士柳不悔給巴札吽國師獻毒計,挑起佛門密宗與道家弟子的流血衝突,製造天庭仙界與佛門密宗的嫌隙時,他不謀而合,也鼓動巴札吽國師先下手為強,剿滅天下道教,首先要除掉的就是道家的旗幟:龍虎山天師府。
陰山老祖因為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