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第2/3 頁)
維尼翁的遷移如果選舉始終在梵蒂岡進行,元老和人民的權利也便不會遭到肆意踐踏了。但在那些不曾把將他們的一般居住地安置在羅馬城和教區視為神聖原則的格雷戈裡七世繼承人不在的時候,羅馬人自己忘記,同時也被遺忘了。對那一教區的管理的重要性並不如管理統一的教會重要;教皇如生活在一個他們的權威永遠遭人反對、他們的人身安全毫無保障的城市之中,決不會感到開心。從對皇帝的迫害活動和義大利戰爭中,他們越過阿爾卑斯山逃到友好的法蘭西的懷抱之中;從羅馬的動亂中,他們小心謹慎地撤退到阿納尼、佩魯賈、維泰博及其鄰近城市等一些更為寧靜的地點,到那裡去了卻餘生。當羊群因牧羊人不在而受到欺凌或陷於貧困中的時候,他們會被一道嚴厲的命令將他們重新召回;並告訴他們,聖彼得並未把他的寶座安置在某個偏僻的村莊,而是在世界的都城;更或者透過一次可怕的威脅,說是羅馬人將武裝前往摧毀那些膽敢為他們提供退避所的地點和人民。他們只得服服貼貼地跑回來,而等待迎接他們的卻是因他們逃跑而引起的損失和一大堆債務的帳單、住房租金、變賣食物以及為在宮中服待的僕人和外族人所支付的各種費用。在短暫的和平,或者也許是有力的統治之後,他們又會被新的動亂趕出頁面家園,然後又被專橫的或客氣的元老院邀請書召回。在這類不時發生的迴避中,這些梵蒂岡的流亡者和難民都很少離開這座大都市很遠或很久;但是,在14世紀初,那位聖徒的寶座卻似乎從此永久性地從第伯河畔遷移到了羅訥河邊;而這次遷移的原因可能可以從卜尼法斯八世與法蘭西國王的激烈爭鬥中去找。被逐出教會和明令禁止教會武裝受到三個等級的聯合勢力以及高盧教會的特權的排斥;而教皇又並沒有做好對待公正的菲利普膽敢使用的世俗武器的準備。教皇住在阿納尼,在他絲毫沒有懷疑會出現什麼危險的時候,他的皇宮和他本人卻受到了由一位法國使臣諾加雷的威廉和出身一個高貴但懷有敵對情緒的羅馬家族的斯基阿拉&iddot;科隆訥秘密組合的 300名騎兵的襲擊。紅衣主教們都逃走了;阿訥尼的居民被勸改變了原來對待教皇的效忠之心和感激之情;但無所畏懼的卜尼法斯卻像古羅馬的元老院議員們一樣,獨自赤手空拳坐在他的椅子上,等待這些高盧人的刀劍加身。一個異邦的敵對分子諾加雷願意執行他主子的命令:由於科隆訥內部的私憤,他受盡口頭的侮辱和毆打;在他被囚禁的3天裡,他的生命受到了由於他的頑固態度挑起的憤怒,使他們更額外加之於他的種種折磨的威脅。而他們的奇怪的拖延使得教會的熱情追隨者贏得了時間,並增添了勇氣,把他從罪惡的殘暴中救了出來;但他的傲視一切的心卻受到了致命的傷害,卜尼法斯在一心要復仇的顛狂中死於羅馬。他死後的名聲因一些引人注目的貪婪和狂傲的罪惡而受到汙損;他那甘當殉教烈士的勇氣也不曾使這位教會衛士進入聖徒的行列;他是一個(用當時的編年史的話說)像狐狸般進入,像獅子般統治,像狗一般死去的高大的罪人。他的職位由少有的性情溫和的本尼狄克十一世繼承。然而他仍將菲利普的邪惡的密使逐出了教會,並將最大的詛咒加之於阿納尼城及其人民,這一詛咒的影響在迷信者的眼裡至今還能看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