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2/2 頁)
正統信仰派的真正領袖和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神學家,曾工作過多年。也正是由於他的鼓動,北非許多城市於646年初舉行宗教會議,斥責拜佔廷政府支援的基督一志論教義為異端。對拜佔廷中央政府的這一公開反對不久就顯現出相當大的政治警示意義。北非總督格里高利(gregory)宣佈自己為皇帝,並得到帝國省區民眾和鄰近的柏柏爾人部落的擁護。只是由於阿拉伯人才使帝國擺脫了這一危險局勢造成的麻煩。阿拉伯人在穩固了其在埃及地區的征服後,於647年組織起對北非迦太基總督區的進攻,割據皇帝格里高利在抵抗戰鬥中陣亡。阿拉伯人洗劫了其首都蘇非圖拉,先索取貢金,而後撤兵。
這樣,北非仍然是拜佔廷的領土,但是這些事件卻引起羅馬強烈的反響,激起嚴重的關切。君士坦斯二世認識到與教會調解的必要性,他設法達成調和。648年,他頒布了著名的《信仰模式法令》,明確授權從聖索非亞大教堂的大廳裡清除基督一志論法規,但是他比伊拉克略的法規更明顯地迴避了主要的爭論問題,因為他嚴禁討論任何基督神性和神的能量問題,違者處以重罰。這樣,他採取的態度就特別類似於澤諾皇帝,後者在100多年前曾發布關於基督神、人兩性問題的《統一令》(參見第47頁)。《信仰模式法令》如同《統一令》一樣不可能提供統一信仰的基礎,因為它既不能說服正統信仰派,也不能說服一志論派。很快,形勢就明朗了,忽視問題的真正難點,而只是一味壓制言論自由是不可能解決宗教觀點的分歧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