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第2/3 頁)
間保持著親善友好的氣氛,[42]與此相反,其他十字軍領袖卻都完全不顧對皇帝的效忠宣誓,各自忙於建立自己的公國,雷蒙德則將其奪取的幾個敘利亞港口移交給了皇帝。1099年7月15日奪取耶路撒冷後,雙方之間的密切關係還繼續發展。奪取安條克後,十字軍真正的領袖雷蒙德再度以智取勝,奪取了耶路撒冷,但是布維隆的古德非利卻成為新王國的首腦&ldo;聖地的捍衛者&rdo;。
拜佔廷帝國能夠允許在遙遠的巴勒斯坦地區建立耶路撒冷王國,但是伯赫蒙德要在安條克建立國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敘利亞的諾曼公國直接損害了拜佔廷帝國的重大利益,特別是由於伯赫蒙德不再掩蓋其敵視拜佔廷帝國的秘密,而於1099年採取了公開敵視帝國的態度。然而,拜佔廷皇帝還是低調處理局勢,因為此時伯赫蒙德還在與突厥人作戰,其公國對後者而言仍然是肉中刺。1100年,伯赫蒙德被達尼什蒙德王朝埃米爾馬利克&iddot;格哈茲(alik ghazi)俘虜,旋即又被其他十字軍騎士贖回並回到安條克。1104年,突厥人再度於哈蘭大敗拉丁人,這就為拜佔廷帝國軍隊提供了奪取塔爾蘇斯、阿達納和馬米斯特拉的好機會,而拜佔廷海軍艦隊則乘勢奪取了勞迪西亞和其他沿海城市,遠到特里波利。直到這個時候,伯赫蒙德才被迫逐漸認識到,他同時與突厥人和拜佔廷人兩線作戰完全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他把安條克留給了坦克雷德後返回西方,去發動反對拜佔廷帝國的全面的十字軍。當他途經義大利和法國招募新兵援助時,他大肆散佈拜佔廷皇帝背叛了十字軍騎士的謊言,就此而言,他比任何人都應承擔責任。[43]他接受了其父親的策劃和戰爭計劃,於1107年10月率領大隊人馬在阿維羅納登陸。諾曼人和拜佔廷人經過一個世紀的爭吵,此時又再度於亞得裡亞海東岸相遇。但是這次較量發生時,拜佔廷皇帝的狀況完全不同了,鬥爭是以拜佔廷人的勝利而結束的,伯赫蒙德遭遇重大失敗。1108年協議規定,伯赫蒙德不僅承認皇帝為其領主,保證停止敵視拜佔廷帝國,而且他將作為附庸,為皇帝提供軍事服役以反對帝國的敵人,反過來,他將作為皇帝的封臣獲準控制安條克公國和附近領土。[44]同時,坦克雷德拒絕承認這個協議,這是完全可以預料到的,他在伯赫蒙德於1111年(?)去世後,繼續充任安條克公國的惟一君主。阿萊克修斯設法爭取其他十字軍領袖與其結盟共同反對坦克雷德,但是未能取得成功。他沒有更多的精力再度發動反對這個難纏的諾曼公爵,但是,他還是利用其統治的最後幾年,與小亞細亞的突厥人進行戰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