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第1/2 頁)
皇帝阿萊克修斯作為東正教的捍衛者,還在反對約翰&iddot;意大魯斯(john itas)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約翰&iddot;意大魯斯被譽為&ldo;哲學家之王&rdo;,他如同其偉大的先驅頗塞羅斯一樣,是一位狂熱的柏拉圖和新柏拉圖主義的擁護者,並對亞裡士多德學說極為精通。自頗塞羅斯以後,古代哲學在帝國最高階學府中就享有自豪的地位。此時,透過約翰&iddot;意大魯斯這個人與基督教教義發生了衝突。頗塞羅斯當時非常明智地在基督教教義允許的範圍內研究它,而相反,約翰&iddot;意大魯斯現卻難以做到這一點,他按照自己的愛好,堅持&ldo;愚蠢和空洞的異教智慧&rdo;,因此被開除教籍。[68]阿萊克修斯一世不僅處心積慮地維護正統信仰,而且盡其所能保證基督教的生活規則和行為的高標準要求。他支援阿索斯聖山修道院的嚴格禁慾生活,並對帕特莫斯島上定居修道的修道院改革家赫里斯多都魯斯(christodouos)給予特殊的支援。帕特莫斯島及附近島嶼被永久地封授給他,這些修道院如同阿索斯聖山修道院一樣,建立起享有廣泛免稅特權的修道院共和國。[69]
阿萊克修斯&iddot;科穆寧時期,不僅帝國而且皇帝權力都得到極大強化,但是,帝國的政治結構與中期拜佔廷帝國嚴格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完全不同。科穆寧王朝時期,封建化過程在加快強化,10世紀皇帝們一再堅持反對的地方封建因素已經成為新國家的主要制度了。阿萊克修斯對那些不顧中期拜佔廷政府反對而堅持下來的社會權貴強大勢力十分青睞,正是以這些勢力為基礎,他建立起政治軍事組織機構,這就是其成功同時也有侷限的秘密所在。拜佔廷帝國最終放棄了其一度穩固的基礎和防務,它的經濟和財政實力被極大地削弱了。這就說明瞭為何科穆寧王朝的成就不能持久,而後即緊接著拜佔廷帝國的衰亡。
另外,與西方的接觸聯絡也加快了帝國封建化的程序。命運已經註定,在東、西教會關係中斷以後,拜佔廷帝國必然將與西方世界發生密切聯絡。拜佔廷帝國和西方各國相互仇視,互相貶低,情緒對立,而頻繁密切的接觸只能使這種對立進一步激化。從此以後,西方對拜佔廷帝國的影響,可以在包括政治和文化在內的很多方面體現出來。[70]拜佔廷國家的封建化是其自身內在發展的結果,但是,它不可能不受到近東地區建立的那些保持著純粹西方封建制形式的拉丁公國的影響,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十字軍的各位君主們與阿萊克修斯皇帝之間保持的關係就是仿照西方流行的封建模式,從而也把一種新的原則引入了拜佔廷政治領域。這種封主和封臣之間的隸屬關係不久就在拜佔廷帝國的其他君主中流行,因而成為晚期拜佔廷國家的主要特點。[71]
第二節 拜佔廷勢力的進一步擴張和第一次受挫:約翰二世和曼努埃爾一世
皇權強化的結果是新的科穆寧王朝統治十分穩定。儘管皇室自身出現了不滿和怨恨,儘管存在毒化著皇帝阿萊克修斯一世統治最後歲月和最後時刻的長期奪權鬥爭,但是,其長子還是繼承了皇位。阿萊克修斯曾與杜卡斯家族建立同盟而登上皇帝寶座,他最初確定米哈伊爾七世年幼的兒子君士坦丁&iddot;杜卡斯為其繼承人,並確定了他與自己的大女兒安娜的婚約。[72]但是,其長子約翰
第6章軍事貴族的統治(1081~1204年)出生後,繼承權就於1092年轉給了約翰。[73]建立科穆寧王朝的一個關鍵步驟就這樣完成了,而君士坦丁&iddot;杜卡斯不久後去世了,這使任何可能出現的困難都消除了。但是,野心勃勃的安娜公主卻跳出來阻止這個新的繼承安排。君士坦丁英年早逝後,安娜於1097年與尼基弗魯斯&i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