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新年與守歲(第1/2 頁)
對於李二的來信,劉綽略加思索,便回了一封母愛爆棚的信。
“李兄,見字如晤。君所言之事,我已知悉。忠州路途遙遠,望君一定要保管好財物。天氣寒涼,注意保暖添衣,用好餐食,勤加鍛鍊,不要生病。我這邊一切都好,開春打算買一匹小馬駒。若有緣,再相聚,那時我的騎術定然大有進益。見君愛吃,隨信附上一罈密封好的糖炒栗子。吃時先放在爐中烘烤加熱為宜。非是我小氣,實在是我自己也不剩多少了,過年時還要拿來待客用。待君收到我的書信,定然已快到元日。願君及家人安康如意來,喜樂伴四時。”
唐朝的時候還沒有春節一說,就叫過年或年節,大年初一叫做元旦、元日或元正等。朝廷規定,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
劉主簿過年一共七天假期,包括除夕前的三天,除夕、元日、初二和初三。
在除夕這一天,彭成縣內舉行了一場官民同辦的盛大儺戲。
古人將冬季的寒氣視為疫鬼,儺戲就是逐出疫鬼的儀式。
劉主簿和曹氏帶了兒女們一起出門去賞玩。一家人都換上了過年新做的衣裳。
因為宋朝以前,中原地區還沒有大量種植白棉花,所以當時的人們主要穿皮草。普通百姓穿羊皮,劉主簿一家則是做的貂皮冬衣。劉綽穿了一身鵝黃色的襦裙,配上大紅色的軟毛織錦披風,一張小臉顯得愈發眉目如畫、仙姿玉貌。
這種儺戲更像是一場大型的假面表演。內容來自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和世俗生活。參演人員眾多,每人分工各不相同。有穿著紅衣、紅帽,手執麻鞭的執事;有戴著猙獰面具,披著熊皮的方相氏;還有手持木棒的唱帥和現場伴奏的樂隊。
扮作英雄的人張開弓,對著青面魔鬼拉空弦,在激昂熱烈的鑼鼓伴奏下,跳著表現驅疫趕鬼的舞蹈,跳笑歡叫,一片沸騰。
一家人看完儺戲,在黃昏前回了家。
唐時火藥鞭炮還沒出現,只有爆竹或者爆竿。
劉珍和劉謙點燃用木柴、黍稈、松枝等壘成的柴塔,裡頭放了竹子,燃燒的旺火既有驅邪避害之意,同時也象徵著新年人丁興旺,五穀豐登。這樣的儀式被稱為“筳燎”,也叫“點旺火”。
因為不知道竹子什麼時候才會爆掉,劉綽就一直捂著耳朵。劉謙很會觀察爆竹的形態,每次到了快爆之時,就故意將劉綽捂著耳朵的雙手拉下來。氣得她追著劉謙,繞著柴塔跑。
當晚五房眾人仍是聚到夏氏那裡敘舊話新,一起吃團年飯,飲歲酒。
許是因為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度過這一天意味著年歲的增長,辭舊迎新,古人都十分重視。除了錢氏哭喪著一張臉外,這頓飯吃得其樂融融,沒有出現什麼不和諧的聲音。
劉敏那個妾室姓王,席上跟錢氏和劉嬌坐在一起。她入劉宅後沒多久,劉敏就帶著她各個兄弟院子裡認了一圈人。
雖不是第一次見她,劉綽還是不得不感慨,跟錢氏比起來,這個王氏長得實在要好看很多。她身上穿的是夏氏臘月裡特地為她做的一身玫紅色的衣裙,更襯得輕微齙牙的錢氏顏色黯淡了。也難怪,劉敏看起來很是神清氣爽,春風得意了。
劉老爺子看著一家人齊齊整整和和睦睦的,病都好了一大半。幾個兒子院裡的“筳燎”都算小的,夏氏院子裡的“筳燎”規模最大,徹夜都不會停,派了專人在守著。
用過年夜飯後,大家也沒散去,仍舊都聚在夏氏的院子裡守歲。
傳統的守歲是通宵不睡,直至第二日天亮。
男孩子們在院子裡追逐打鬧玩爆竹,女孩子們則聚在一起玩葉子牌。也不知道是真的懂事了還是被逼迫的,劉嬌沒再作妖,甚至恭恭敬敬地向劉綽行禮感謝落水時的救命之恩。
原本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