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第1/2 頁)
謠言傳播的有鼻子有眼,稱傳位聖旨裡的內容原本是「朕傳帝君之位於第二皇子。」可是皇后看到聖旨裡的內容後,把聖旨裡的那個「二」改成了「四」,讓你坐上了龍椅寶座。
這麼蹩腳的謠言居然真有人相信,真是氣死我了,二皇子更是借著這個謠言,以帝君真正的繼承人自居,除了他之外,太子也自稱是正統繼承人,他倆都要跟你爭奪這個江山帝位。」
聞言後,夏遠幽點了點頭,沉默了片刻,他臉上升起一絲鬥志,冷哼了一聲:「大皇兄、六皇弟、七皇弟三人一夥,二皇兄、三皇兄、九皇弟三人一夥。
加上我這個剛剛登基、勢力不穩的四皇子,看樣子,他們幾個這是想要跟我上演一幕七王爭帝的好戲啊,既然他們不服氣,那就來吧,看看誰能笑到最後。」
第145章 七王爭帝 下
自從先帝夏鼎駕崩之後,夏朝的局勢就進入了動盪之中,當朝監國太子夏遠桀沒有順位登基,深受朝臣愛戴的二皇子夏遠文也沒有奪嫡稱帝,反而是一直默默無聞的四皇子夏遠幽坐上了龍椅。
這個結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眾位皇子聽到先帝駕崩的訊息,原本想要返回帝都奔喪,可是皇后怕幾位皇子率兵進入帝都會引發變故,因此讓南宮雄霸率兵把幾位皇子堵在了禹夏疆的邊境線。
外邊堵著幾位皇子,不讓他們進入帝都。裡面派人軟禁剩餘的皇子,除了權勢鼎盛的七皇子夏遠霄和九皇子夏遠銘逃掉之外,五皇子夏遠嵐、八皇子夏遠修、全都被皇后派人軟禁在宮裡。
眾人原本就覺得傳位詔書蹊蹺,看到皇后娘娘的舉動,想起之前鴻德門事件,大家一致認為,那份傳位詔書是假的,因此,幾位皇子各分陣營的聚在一起,想要爭奪帝位。
太子既是長子又監國多年,他理所當然的擁有資格稱帝。帝都傳聞,先帝原本打算把帝位傳給二皇子的,只不過詔書被皇后娘娘給修改了,這麼一來,他也有了爭奪帝位的資格。
之前先帝再世的時候,太子和二皇子為了爭奪資源,壓制對方,分別籠絡了大批的文臣和武將,現在這些人全都有了用武之地,太子和二皇子要用那些人,跟四皇子爭一爭帝位。
經過半年的明爭暗鬥,互相滲透,暗中拉攏,好好的夏朝被幾位皇子給弄崩了,原本鐵板一塊的夏朝,此刻被分割成了好幾股勢力,首先,勢力最強的是朝廷派。
不管太子和二皇子怎麼招呼,在百姓眼中,朝廷依然是正統,帝君夏遠幽把持著朝廷,文用南宮鴻儒,武用南宮雄霸,聯合皇室宗親控制的疆域,又整合了一些朝臣的疆域,朝廷派控制著五十座疆域。
其次是太子派,太子是名正言順的帝君繼位者,他之前監國多年,控制了大批的武將和朝臣,此番起兵,他麾下聚集了十四名武將總督,六名文臣總督,五名皇室總督,地盤面積有二十五座疆域。
實力最弱的是二皇子那派,二皇子始終相信那個傳言是真的,認為自己才是帝君之位的真正繼承者,為了搶回自己的帝位,二皇子徵集了二十二位文臣總督,佔據了二十二座疆域。
一百零八座疆域,朝廷派控制了五十座疆域,太子派控制了二十五座疆域,二皇子派控制了二十二座疆域,他們三股勢力把持了九十七座疆域,除此之外,還有十一座疆域保持中立,沒有進行站隊。
中立派的那些疆域裡面,就包括了凌俠的紫嫣疆和夏寧兒的琉璃疆,除了他二人之外,洪澤疆、蓬萊疆、延秀疆、呈安疆這四大疆域正在受災,範圍內狼藉一片,別說他們沒有站隊了,就是想去站隊,估計都沒人要,。
眼下正在奪權的緊要關頭,爭取的都是有利資源,沒事誰去爭取這幾個受災嚴重的疆域啊,且不說那幾個疆域位置偏僻,單是這災情就受不了啊,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