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2/3 頁)
白庭禹道:&ldo;不看了吧?&rdo;白庭禹趕緊道:&ldo;既然已到了這兒,還是看看吧。人家還專門請來了嚮導……&rdo;
二樓的走廊裡光線陰暗,有一股淡淡的黴味。樓道里擱滿了演戲用的道具和雜物:鼓,戟,槍,旗,錫箔刀,戲服和髯須堆得到處都是。白髮老頭側著身子擠到譚功達身前,介紹說,當年陸秀米被關押期間,待遇優厚,除了不能出門之外,她基本上是自由的。這麼大的房子,就關著她這麼一個囚犯。食堂的廚子伙伕,雜役,夾在一起一共有十一個人,都來伺候她一個。梅城統領龍慶棠還隔三差五的派人給她送點心來,甚至他本人還專門到獄中來看過她幾次。那時的監獄不像現在,他常常看見秀米在院子裡的噴水池邊曬太陽,坐在藤椅上讀書,&ldo;我呢,那時還小。心裡想,一個人要犯怎樣的罪才能被送到這麼好的地方來?龍慶棠畢竟是讀過書的人,待人倒也和善,沒有對她動過刑,從頭到尾都待若上賓……&rdo;
團長見譚功達臉上漸有不豫之色,可這老頭越說越不著調,趕緊拉了拉他的袖子,老頭立即就不吱聲了。
幾個人走到走廊東頭的一個房間門口停了下來。譚功達看見那扇平板木門是拱形的,門上綴著一條細麻繩,繩子的一端繫著一個桃核,除此之外並無它物。
&ldo;這是聖芳濟各會修道士的傳統,&ldo;團長說,&ldo;一切都顯得樸素簡單。&rdo;
譚功達伸手拉了一下那桃核,門就開了。這是一個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房間,地板有幾處已經坍塌了,房子似乎有點漏雨,牆上的石灰都起了皮。靠窗的位置擺著一張小書桌、一把木製圈椅。緊挨著牆邊的地上有一張木板,這大概就是母親當年的臥床了。床頭的牆上,有一個壁龕,裡邊有一盞小油燈。
&ldo;我記得牆旮旯裡原先還有一個淨桶,&rdo;白髮老頭補充說,&ldo;其餘的,都是當年的樣子,原封未動。&rdo;
看著這個陌生的房間,譚功達彷彿一下子就回到了四十年前。一個風雨之夜,母親在這張木板床上生下了他。一個頭戴簪花的老婦人從獄卒手裡接過孩子,出了房門。她的母親,彷彿仍然坐在窗前的圈椅上,回過頭來,朝他寂然一笑。媽媽,媽媽。她的一生都像一個謎,她的形象有數不清的傳說和文史資料堆砌出來,在他看來,卻像流雲一樣易逝,像風一樣無影,像正在融化的冰一樣脆弱。媽媽。媽媽。除了&ldo;陸秀米&rdo;三個字,那個被戲文和高聳的紀念塔所固定的形象,跟你臉上碎碎的笑容到底有什麼關係?那個教科書上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豪傑與你的寂寞和憂傷又有什麼關係?從時間上來推算,母親去世時年齡與譚功達現在的年紀大致相仿。而她從梅城出獄回到普濟的時候,最多也不過三十歲。她為何突然之間發了禁語誓,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僧侶和啞巴?在蟄居普濟長達十年的時間中,她每日只是伺弄園中的花草,幾乎沒有說過什麼話。這個不合常情的舉動在譚功達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其中一定隱藏著某種他現在仍不能知曉的秘密。他翻遍了所有的關於母親的資料和回憶文章,卻找不到任何答案。
第一章 縣長的婚事(23)
母親生前最後一個伴侶,名叫喜鵲,按理說應該知道更多的情況,可她也只留下了一本薄薄的《燈灰集》。這些詩雖然稚拙、不事雕飾,許多地方不合韻律,可也不是初通文墨的譚功達所能輕易理解的。苦讀這本詩稿,帶給他的是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普濟一帶的風光景緻、農事稼穡,到了她的筆下,也能含咀英華,綺懷傷情,讓人生趣頓消。多少年來,譚功達一直有一種隱隱的恐懼:自己不管如何掙扎,終將回到母親的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