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頁(第1/2 頁)
至今,隨著西域隔絕,大漢國也未曾再置長史一職,自然的,西域之地再無西域都護。
這其中,西域都護府所在的龜茲國,功不可沒,每每西域生亂,其國必然參與其中,這也是西域都護往往不能第一時間平亂,甚至有可能為外敵所滅的原因,畢竟,內部都亂了,又從何而來的實力平亂?唯有靠著中原出兵,平亂而已。
因此,這也是龜茲國上下,面對伏德的屠城之軍恐懼,卻不敢投降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罪過太大,就是漢軍保證不殺他們,他們也不敢投降。
十一月,漢軍拔烏壘城,攻城出乎意料的順利,原因也很簡單,烏壘城是曾經絲綢之路的受益所在,更是西域都護府初置時的治所所在,城內想要歸順漢軍的人,大有人在,他們作為內應,迎接漢軍入城,自然可以理解。
這些人就算有城內龜茲守軍的監視,他們也找到機會和漢軍暗通款曲,雙方約定之後,在漢軍圍城時,城內突然生亂,本就勉強抵抗漢軍攻勢的龜茲守軍,在漢軍和城中內應裡應外合之下,立馬敗下陣來。
烏壘拿下,伏德考慮到龜茲國內,降漢之民心可用,並未下屠城令,只是令龜茲內應舉報,將那些負隅頑抗,死命的叛漢分子,全部屠族,以作懲戒。
之後,漢軍進兵龜茲國國都延城,此時延城上下,早已亂做一團,烏壘城快速被攻破,讓得龜茲國反抗分子傻了眼,畢竟,漢軍攻破烏壘城,僅憑烏壘城所囤積的糧食器械,連番徵戰的漢軍,就不會有後勤短缺的煩惱了。
若非是知道守城還有一絲機會的話,恐怕延城內的守軍早逃了,不過,在得知烏壘城是因為龜茲國內應而被攻破後,延城當即開展了一波肅清內奸的行動。
一時間,風聲鶴唳,凡是曾經有過和漢人密切往來的國民,皆被龜茲國反漢君臣,不分青紅皂白殺戮,完全是一副寧可錯殺三千,不可留一內應的勢態。
漢軍圍困延城時,也是才知道這個訊息,伏德大怒,龜茲國如此負隅頑抗,簡直不容大漢天威,當即令漢軍打造兵械,猛攻延城,並下令,城破之後,三日不封刀。
已經飽嘗屠城快樂的漢軍,自上而下,都是興奮不已,特別是那些作為僕從軍西域降胡,尤其他們最為興奮,前番烏壘城輕而易舉被破,讓他們無法屠城,就已經滿腹牢騷了,現在可以直接屠龜茲國都,哪裡不高興呢?
士氣軍心可用,一切順理成章,漢軍圍城三日,不分晝夜猛攻,龜茲國內最後勉強湊出的三萬餘青壯,根本不是身經百戰的漢軍對手,而且他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上戰場,就面對這種強軍,即使作為守城方,但能有多少實力,自然也就知道了。
第四日凌晨,漢軍再次攻城,龜茲國國都延城告破,漢軍入城後,面對滿目瘡痍的延城,毫不猶豫的開始了屠戮。
與此同時,董卓、曹操這二人的捷報傳來,跟隨鄯善國一起叛漢的且末、小宛二國,亦為漢軍平定,同時傳來的也有董卓、曹操二人對此二國國都的屠城訊息,不過因二國國小,倒不如伏德屠三國國都來的震撼。
自此,伏德所率徵西軍,破五國,屠五都,震驚西域,龜茲國旁危須、姑墨等小國,主動獻表,學山國之例,願自降國號,率部歸漢,永為漢土漢民。
而伏德也考慮到漢軍出兵久,打下領土太大,也需要時間治理,能夠不廢時間多吞併土地也是好的,當下一面停止徵西軍的腳步,另一面就是接受諸降國的地盤。
此舉,倒是令西域陷入短暫安寧,但這並不意味著和平,西域以西諸國,除主動獻土歸降的國家以外,其餘不願歸降的諸國,為防止滅國屠城,只能再次聯合自保,紛紛開啟了對抗大漢的軍備競賽。
西域的訊息傳到雒陽,伏泉雖然對此意料之中,但也不得不裝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