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努爾哈赤說得很好聽,那麼他心善嗎?對遼東百姓好嗎?看看他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了。
努爾哈赤遷都遼陽後,在太子河畔修建新城,舊城住漢人,新城住旗人,這是清朝旗民分城居住的開始。後來清軍入關,佔領北京,在北京實行旗民分城居住。清朝北京城牆就是現在二環,旗民住二環內宣武門西大街、前門大街、崇文門東大街一線以北區域,漢民住這一線以南區域。日後清朝統一中國,杭州、西安、成都、廣州等城市都是建立&ldo;滿城&rdo;,漢人與滿人分開居住。
此外,努爾哈赤還開始實行六大弊政:
(一)圈地。將整個遼東的土地都給了清廷諸王、勛臣、兵丁,把漢族農民全部趕走,使其無家可歸。
(二)頒布剃髮令。努爾哈赤令漢民剃髮,以示歸順,但此時還沒有&ldo;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rdo;的嚴令,在遼東如果不剃髮,也未必會被殺頭。
(三)頒布投充法。努爾哈赤允許各旗招收貧民役使,滿洲貴族任意逼迫漢人為奴。投充法規定,投充人是奴僕,主人可以買賣他們。一個強壯漢人可賣十八兩銀子,或者換一頭耕牛(據王鍾翰《滿族在努爾哈赤時代的社會經濟形態》)。
(四)逃人法。八旗官兵將所俘的漢人和投充者當奴僕。由於忍受不了虐待,大批奴隸逃亡。努爾哈赤下令對逃跑的奴僕嚴厲懲罰並株連他人,將逃人鞭一百之後歸還原主。凡窩藏逃人,處死籍沒,還要罪及鄰居和地方官員。
(五)屠城。遼陽城破後努爾哈赤將城內五萬人砍死,隨後努爾哈赤讓城內大戶人家留九件衣服,中戶人家留五件衣服,小戶人家留三件衣服,其餘衣服全部交出。上交時女真人瘋搶衣服,並把許多年輕女人的衣服當場扒下搶走,女人們不勝其辱,多自縊而死。
(六)殺儒。努爾哈赤下令將遼東幾乎所有儒生殺死,只留下三百人為奴隸,與漢人知識分子徹底結下死仇。
努爾哈赤在遼東進行大屠殺,&ldo;或全城死,全營死,全寨死,全村死,全家死,或家死其半,子死其父,兄死其弟,妻死其夫,山骸川血,鬼哭人嚎&rdo;。&ldo;黃沙百草,一望悽然,偶有村落,寥若晨星&rdo;。
瀋陽、遼陽失守後,明朝舉國震驚,明熹宗與魏忠賢認為:熊廷弼守遼東一年,沒有什麼大過錯,剛換袁應泰,就一敗塗地,於是二次啟用熊廷弼任遼東經略。熊廷弼這次出山後,提出如下戰略部署:
一,集中遼東陸軍主力,扼守廣寧(遼寧北鎮),使之成為可戰可守的前沿基地,從正面與後金軍對峙,並牽制其主力行動。
二,以天津為基地,集中海軍主力,隨時準備經遼東灣,由遼河口北上,進擊後金控制下的遼陽。
三,在登州(山東蓬萊)建立艦船基地,集中一部水陸兩棲部隊,隨時準備經黃海、由鴨綠江口北上,襲擾後金以赫圖阿拉城為中心的腹心地區。
四,除以上三方面外,派遊擊隊潛入敵後,進行擾亂、破壞。
看起來,如果按熊廷弼這套進行,那麼努爾哈赤肯定就完了,但事實上,如此配置需要二十萬有戰鬥力的部隊,本書第四章中,熊廷弼在奏摺中都說了遼東軍隊的實情,這種軍隊豈能完成熊廷弼的戰略規劃?因此,實際上熊廷弼的戰略部署成了一紙空文。
拿下遼陽、瀋陽後,努爾哈赤開始對遼西發難了,廣寧成了他的首選。
廣寧巡撫是王化貞,他面對努爾哈赤,打算主動進攻,他說只要有六萬精兵就能蕩平努爾哈赤。但遼東經略熊廷弼卻不同意,熊廷弼主張集中力量堅守廣寧以控制遼西走廊,等後金軍疲憊時再反擊。於是兩人爭了起來,熊廷弼雖然是經略,節制遼東,但是他駐紮在山海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