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十七章 鄒應龍再次現身(第1/2 頁)
送走弟子李如松,高翰文終於想起來去看前段時間逃難過來的關鍵人物了。
也是老熟人,就是當年不翼而飛的兵部尚書銜的鄒應龍。
剛來第一天讓快八十歲的老頭子顏均打得滿頭包。
這都十多天過去了,也不知道養好傷沒有。
“怎麼樣,讀過了沒有?看得懂嗎?”
高翰文捏了捏鼻子,房間味道比較衝。他對鄒應龍也沒啥好脾氣,說實話,沒直接交給自己徒弟送去京城昭獄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就這缺德玩意,真的是先前讓顏均打死了都不虧的。
至於說鄒應龍幹了啥缺德事,一開始高翰文肯定是不知道的。也沒誰知道。
只是這傢伙一找上門,一副叫花子摸樣,就竹筒倒豆子一樣說了出來。
好在當時人不多,聽到河南兩個字,高翰文就把無關人等攆出去了,也就當時顏均正和高翰文切磋行為心理學的內容,加上顏均德高望重的,不好攆人,現場就剩這兩人了。
當然,額外還有個聽牆根的嶽百戶,這個省略不提。
按理說來,這鄒應龍真的是死了都不冤。
原來其負責出使濠鏡澳跟西班牙談判,結果瞭解到真正的元兇是荷蘭人後,打算乘船去呂宋交涉。老話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以前沒機會,但當時自從打算擺脫師門桎梏,認真做學問後。鄒應龍還真的是天地廣闊,哪裡都去得。
只可惜就在出濠鏡澳外海不遠,整個出使船隊都遭到了攻擊。
鄒應龍直接給虜到呂宋島幹苦力了。好在能寫會說,沒兩天轉了文書。
一開始還想逃跑,但看了那麼多被捕來的奴隸,慘絕人寰的樣子,乾脆也就留下了作文書,順便做好溝通,免得奴隸平白遭受傷亡。
這個過程中,鄒應龍,多次升遷,並獲得了荷蘭遠東總督文書這一職位。
主要是給荷蘭人介紹大明,避免這幫人誤判,真以為大明是軟柿子。
後來荷蘭人偃旗息鼓,主動送錢道歉,大明朝廷借坡下驢也是鄒應龍的功勞。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鄒應龍學會了呂宋的土語、閩南語以及荷蘭語。
藉著當文書的職位,鄒應龍細緻瞭解了荷蘭乃至泰西各主要大國的朝廷結構。
等到鄒應龍自以為所見所學差不多能夠彌補儒學之失後,也便主動請求了去濠鏡澳出差,然後藉機開溜,改名換姓回到了大明。
秘密回了一趟老家之後,便是藉著海船,流連於大明的各個海港,特別是廣州、上海、寧波、天津、杭州、泉州。為自己接下來的學問進一步夯實基礎。
只是在前年一次天津之行,意外經人介紹結識了洋和尚柳常青。
兩人也不知道是怎的,就跟烏龜看王八一樣。一個說要拯救世界,一個發現了禍害世界的秘密。
你有目標,我有藥方,也不管病人樂不樂意,反正就是一拍即合。
當時就準備在北直隸保定府試點。
只是還沒籌備完前期工作,柳常青就被調去河南都律司了。
深曉大明官場邏輯的鄒應龍給出了主意,在大明官員的品級、職權劃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直達天聽。只要能撬動上面,就是條狗,下面的也會跟著汪汪。
基於此,柳常青非常上道地,直接將自己的教產歸皇莊的方案拿了出來。
只是在河南暫時由都律司進行管理,在經營河南後但凡有剩餘就全部上交內帑。
有了這層關係,再加上柳常青自己輕鬆打通了跟高閣老的門路,在河南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管理正教的都律司都律,但實際上,哪怕是河南巡撫也不敢得罪的存在。
有了這個河南土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