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買了程昭的抄書(第1/2 頁)
古代養一個讀書人,一年的耗費至少是二十兩銀子。
讀書束脩貴,筆墨紙硯更貴,隨便一個硯臺就是三四兩銀子,最便宜的毛筆也得接近一百文錢。
程彎彎帶著趙三牛在德和堂裡走了一圈,不停咂舌。
她之前還覺得自己私下攢的一百二十兩銀子是鉅款,此時看了這些文具,才發現一百二十兩什麼都不是,等四蛋開始讀書後,這些錢根本就用不了幾年。
趙三牛不停的倒吸涼氣。
這裡頭的東西也太他孃的貴了吧。
一個黑不溜秋的方方正正的啥玩意兒,竟然要四兩銀子。
四兩銀子他們家可以買糧食吃好幾年了……
他有些不敢再繼續逛了,很想逃離這個他高攀不起的地方。
程彎彎讓他老老實實待著,她沒再看筆墨紙硯,而是去看放在架子上的書籍。
既然打算讓四蛋上學,那就得先買本啟蒙的書讓他慢慢學起來。
這架子上的都是手抄書,哪怕是抄書,也不便宜,不過同樣是抄書,價格卻不一樣。
比如三字經,最便宜的是五十文錢,最貴的要兩百文,她將兩本書拿下來對比,便宜的那本字比較方正,一橫一豎規規矩矩,沒有毛筆字該有的氣韻。
而最貴的那本一手毛筆字真漂亮,一看就知道是苦練過的,蒼勁有力,漿深色濃,筆鋒似能力透紙背。
這樣的字才能更加激勵人讀書學習吧。
程彎彎毫不猶豫的選擇買這本書,德和堂的掌櫃忍不住道:“這位大嫂真是好眼光,這本三字經是南府書院最優秀的學子抄錄的,除了正文,抄書後還有該學子對三字經的見解,很適合正在啟蒙的孩子。”
程彎彎將書翻到最後,有三頁紙是詳細註解和個人領悟,最末尾還有落款,是程昭二字。
她第一次買書,買的竟是程昭抄寫的書?
這到底是啥子孽緣?
德和堂的掌櫃摸了摸鬍鬚:“程昭是個好學生,家中清貧,從不抱怨,全靠自己抄書掙錢,聽書院的山長說,明年院試,他極有可能考中秀才。”
程彎彎沒說什麼,她付了錢,帶著書,走出德和堂。
趙三牛時不時看一眼她放在揹簍最下面的書,一張臉皺成了苦瓜。
完了完了,從今天開始,他們就要開始讀書了,他算術學不會,認字記不住,娘會不會嫌棄他?
他不想學,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娘喜歡愛讀書的孩子。
程家的大表哥會讀書,所以娘喜歡大表哥。
如果他們都學不好,娘會不會再次把家裡的錢拿去供大表哥讀書?
趙三牛暗暗在心裡決定,他不喜歡也得逼著自己學,四蛋能記住,他也一定能記住,一天不行那就多幾天,三天四天學一個字,他就不信記不進腦子裡。
買完書之後,程彎彎去縣衙門口轉了一圈,大門緊閉,看來縣令大人昨夜也沒回來。
回到大河村時,還沒過午時,吳慧娘已經做好了午餐。
這兩日一天三頓安胎藥喝下去,吳慧孃的身體已經好多了,至少做飯不成問題。
桌子上是簡單的玉米麵做的疙瘩湯,加上一個清炒野菜,還有一盤雞蛋,水煮蛋熟了之後,一個蛋切成六瓣,放在一個盤子裡,一人能吃上一小塊。
午食瞧著挺簡單,但在大河村絕對是獨一份。
在其他人還在喝野菜湯稀米粥的時候,他們全家人都能吃飽,而且吃的很滿足。
午時末,孫氏將昨天的二十多斤燈籠剝好之後送過來,程彎彎當場跟她把賬結清,趙有銀和趙有財也是這會最熱的時候來洗石花籽,家裡再次忙碌起來。
孫氏本來還想混進去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