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第1/2 頁)
可以這樣說,現在絕大部分人,拿起武器是兵,放下武器就種地。
這可不是吹噓,就楊天所知,九十年代他們村和另一個村裡爭水,就是男女老少皆上。
如果只是個例那還好,但主要的是,這種事在當時很常見。
甚至有的村,一整個村的人,都不懂法律,只知道宗族最大。
村裡的年輕後生,在外面殺人了,都是回村裡躲避,警官帶人去捉拿,都是和村裡老人商量。
基於此,楊天內心,其實也是支援禁槍的。
畢竟本來改革開放,是很好的事,讓大家靠自己本事,能掙多少是多少。
但有的人,有了槍,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比如一些人,嫉妒別的人做生意掙的錢多,就會想著解決競爭對手。
比如一些人,想不勞而獲,做劫匪綁匪的。
而楊天,等改革開放,肯定是要做生意的,一但掙到錢,就很容易被有心人給盯上。
雖然可以找保鏢,但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楊天自然是想安心做生意。
不過還好,他是在四九城,因為是中心,所以管的比較嚴,只要不全國到處跑,問題也不大。
至於別的,到時候再說吧。
想著,楊天已經來到了二樓。
二樓最裡面,正是賣被子的商店。
於是楊天也不再想這些,快步走進了商店。
一進去,就看到了兩個售貨員,無所事事的坐在凳子上在聊天。
看到楊天進來後,頭抬了一下,緊接著理也不理,繼續低著頭聊起了天,就像沒看到一樣。
楊天看了一眼,也沒在意,自己看起了被子。
如果沒有得到原主的記憶,楊天肯定會以為,她們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
但有了原主的記憶,楊天知道,現在所有商店的售貨員,都是這個吊樣。
後世商店講的是顧客是上帝,而現在商店,售貨員是上帝。
這可不是楊天亂說。
這個年代,所有商店都是國營的,而這些售貨員,自然也都是吃國家飯碗的。
要知道,這個年代吃公家飯的人,骨子裡都是驕傲自豪的。
而售貨員,那就更了不得了,直接是把自己當大爺了,可以這樣說,她要是看你不順眼,不管你是誰,大耳光都敢抽你臉上。
不過拋去偏見的話,嚴格來說,她們的確,也是有點小權利的。
首先要知道,在改革開放前的這些年,最吃香的職業有八種,名叫八大員。
這時候,有一首歌名叫《歌唱光榮的八大員》,裡面就有唱到八大員。
分別說的有:售貨員、炊事員、保育員、郵遞員、理髮員、售票員、縫紉員、文工團員。
售貨員,就排在首位,至於為什麼這麼牛呢?
則是因為,這時候的華國,正處於計劃經濟的年代,還是一個農業國家,工業基礎都是比較薄弱的。
每年的工業產值少的可憐,對應的商品供應,以及各種物資,自然比較匱乏。
可以說大部分東西,都是供不應求,有錢都不一定買的到。
在這種沒有其他渠道能買的市場環境之下,不管是賣什麼,都不愁賣不出去。
甚至,你還得求著她們賣才可以,如果她們看你不順眼,她直接就是不賣給你,那也是投訴無門。
所以基於此,很多人會求她們,時間長了,她們自然會自我感覺高人一等。
不過也就是現在了。
一等到改革開放,國家開始鼓勵個人和企業參與商品供應,這種商店,自然也不可能活的了幾年。
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