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2/3 頁)
do;生涯的歷史進行仔細的考證,以求作出正確的結論。我願意在尊重史實,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前提下,就這個問題同學術界的同仁進行實事求是的善意探討。
恩格斯的&ldo;經商&rdo;生涯。他自己說是18年(1851‐186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6頁)。可是在人們的印象中是27年(1842‐1869)。實際上,恩格斯&ldo;經商&rdo;的幾個時間段累計起來是24年(1837‐1841)+(1842‐1844)+(1851‐1869),如果卡頭去尾實則是22年。這22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被動經商期,第二階段是主動經商期,第三階段是有限的名義&ldo;股東&rdo;經商期。
第一階段:被動經商期(1837年‐1844年)。這一時期,是恩格斯不情願地被迫從事商業活動的見習期。1877年,恩格斯在談到德國經商之道時說:&ldo;舊的商業偏見認為,似乎要經商就必須首先練習三年抄寫,寫得一手漂亮字,講蹩腳的德語,並且非常愚昧無知,這在最近二十年已被徹底打破。&rdo;(《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4頁)
恩格斯的父親就是一個持有舊的商業偏見的&ldo;狂熱而專橫的&rdo;(《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頁)典型商人。1837年9月,17歲的恩格斯中學還沒有畢業,就被父親強制停學,並按舊的商業傳統先後把他送到自己在巴門的一家商號和不萊梅朋友的一家商行去當學徒,學習做生意。恩格斯從小就不喜歡生意經,他並不認為父親為自己選擇職業是自己&ldo;外部生活的天職&rdo;。他的興趣不在商場,而在文壇和論壇。無奈之下,他決心以青年詩人斐迪南&iddot;弗萊裡格拉特為榜樣,&ldo;既做店員又做詩人&rdo;(《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17頁)。所以,在不萊梅期間,他寫了許多詩歌、散文、戲劇、小說和通訊,並在好幾家刊物上發表出來。與此同時,他還發現,在詩歌和文學之外,還有一個更為廣闊的知識領域,這就是&ldo;一切科學的靈魂&rdo;的哲學。他讀了從蘇格拉底、柏拉圖、斯賓諾莎到康德、費希南、施特勞斯和黑格爾的許多著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839年恩格斯發表在《德意志電訊》上的一組通訊:《烏培河谷來信》。&ldo;來信&rdo;對巴門工廠主的愚昧、專橫和胡作非為的揭露和鞭撻,在某種意義上說,反映了當時恩格斯對商場的一種厭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