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1839 steam locomotive > 第57頁

第57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凡人修仙:從買到降雷符開始修仙大冒險之笑鬧仙途重生之丶從撿到金丹傳承開始滄天帝尊第九萬次斬神隨身空間之帶著萌娃諸天種田劍仙!繡雲仙閣百日之夢靈斧傳混沌斑駁墟淵錄傳統玄幻冢皮囊鬼生老有命幻靈世界之靈霄打團請優先保護法師禁忌武夫咒啟靈淵我於幕後斬天道

其三,火炮發射時有無足夠多的輔助設施配合,直接影響火炮射速。《演炮圖說輯要》和《海國圖志》中都繪製有清朝紅夷炮發射時的附件圖。諸如裝麻球和鐵彈用的竹籃、鐵鏟、送藥鉤、裝藥袋的木桶、牽拉鐵炮的鐵圈、鐵鉤、火門處倒烘藥的藥角、點火用的火龍鞭等。這些附件主要起穩定炮位,裝填、施放彈藥和苫蓋、保養火炮的作用。

在點火裝置上,戰爭前後,清軍清軍鐵炮除仿製英軍的極少數的燧發機外,都為慢速火繩點火裝置。火繩的效用,《海國圖志》中載:&ldo;其不便有二:臨陣忙亂,倘裝放偶疏,則貽害甚巨。又紙信恐雨淋濕,烘藥恐風吹散,晦夜尤為不便&rdo;。火繩一般是用硝酸鉀溶液燻煮和晾乾而成,也有用榕樹等樹皮製成。火繩點火由士兵手工操作,本身就不會快;清政府為了縮減軍費開支,火繩一向系兵丁自備。《籌海初集》(卷4)中對之多有記載〔21〕。如此,火繩質量難以保證。再加上火繩容易受潮等因素的影響,以及鐵炮炮管質量問題,致使清軍火炮射速較慢。英軍鐵炮打火裝置除大量使用引信和燧石擊發器擊發外,少量的火炮還採用了雷汞底火,以撞針擊發。《演炮圖說輯要》(卷2,頁8)中對燧石擊發器和雷汞底火有詳細介紹。海戰中戰艦的晃動使得瞄準困難,燧發機和雷汞底火的優越之處在於沒有發射延遲,而普通引信通常需要幾秒鐘的時間才能引爆發射藥。這樣炮手瞄準以後可以立刻發射,大大提高了射速。

在炮架和炮臺的機動性方面,清軍重型岸炮炮體龐大,炮架大多是用粗劣木料製成,設計不合理,操作難度大,火炮架在炮架上,調整左右和上下的射界極其困難,機動性差,射速慢。不少統兵大員對炮車、炮架不甚重視,許多火炮甚至沒有炮架。同時,火炮的機動性還取決於海岸炮臺的構建。戰爭之際,清人對西方軍隊陸戰能力評估不足,故海岸炮臺選址大多不當,設計與構築處在&ldo;幼稚階段&rdo;,垛口設計要麼太小或太大,炮架多為固定式,射界受到限制,有的甚至只能作單向發射,大大降低了射速和殺傷效果。如《對華作戰記》中說:1841年9月4日的中英第二次定海之戰,&ldo;清軍一個配有18門炮的炮臺修築得非常好,唯一不變的是根據他們通常習慣,炮眼的射界很小,其射擊扇面的寬度只能使炮左右移動5o&rdo;〔10〕。戰爭後期,清軍為了提高機動性,對炮架逐漸重視起來,製作數量十分巨大。但是,從總體上看,製作的新式炮架車輪偏小,功能都是防禦性的,缺乏主動進攻的意識。何況這種改進還只涉及少數火炮,因此,改進的炮車、炮架在戰爭中發揮作用有限。

英海陸軍所用炮架木質堅實,能經得起火炮發射時的震動,加之蒸氣動力鐵殼火輪船的優勢,火炮利用軌道旋轉發射的做法,使其機動性好,射速快。陸軍用炮架用雙車構成,炮手透過移動炮尾下方的木契子來提高炮口。艦炮炮架由四輪小車構成,可以透過運動自行抵消火炮發射的後坐力,而不會對木質船骨造成損害。《演炮圖說輯要》(卷4)中雲:&ldo;西洋各國戰船,長炮皆用此架,所須木料甚省,用之極為靈便,炮之大小酌量配架。其架頗高,難得大木,故用堅木四片合制&rdo;。英艦炮炮架的具體裝置在《英法海戰》中說:18世紀中期以來,英國用法蘭絨藥包代替絲綢藥包,不會在炮膛裡留下未燼的殘渣及煙詬;將火藥與炮彈之間的彈塞浸濕,以減少彈塞燃燒的可能性與避免產生煙詬;將內裝火藥的鵝毛管插入火炮火門,這比以前採用角制火藥筒向火門倒藥的方法要快些;設計了一套彈簧鉛錘裝置,減少了炮的後坐力,使火炮能更快地退回到發射位置;製造了一套複合滑車裝置,擴大了火炮的射擊角度,可左右水平移動45o,炮手能更準確、更靈活地瞄準目標〔13〕。《風帆

目錄
種田文裡考科舉穿成病美人師叔後咒術回戰之開局萬花筒寫輪眼快穿之超甜蜜之旅王妃難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