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收復四川,張獻忠歸降(第1/2 頁)
當李定國得知訊息,帶領5000援軍趕到時。遼西軍的大營已經安扎完畢,嚴防死守,不再有偷襲的機會。
李定國無奈,只好安營紮寨,打算長期對抗。
沒過兩天,遼西軍的2000騎兵到了。接下來是李建安統領的朝廷大軍,兵強馬壯,更是多達5萬人!
李定國徹底慌了,螳臂擋車,沒有一點勝算。
吳三桂再次派出吳三鳳去聯絡。李定國思慮再三,決定假投降變真投降,親自趕往遼西軍大營負荊請罪。
吳三桂大喜,帶領李定國面見李建安。
李建安非常客氣,以兄弟相稱,許諾李定國高官厚祿。他向李定國承諾,將來打下四川,李定國就是四川總兵。
李定國大喜,自告奮勇充當開路先鋒,賺開劍門關。
從漢中入川,走金牛道最好。而金牛道上有劍門關,是最難攻克的。
次日,三路大軍向劍門關開拔。
劍門關守將是李定國好朋友劉慶,他見大兵壓境,也被說動了,跟著投降。
八萬大軍順利透過金牛道,進入四川。
成都的張獻忠得知訊息,率領兩萬大軍前來迎戰。
雙方在廣元拉開架勢,大西軍兩萬人對陣吳三桂和李建安八萬人。
大戰剛一開打,沒有騎兵的大西軍立刻就潰敗了。
兩萬人馬四處逃散,吳三桂俘虜三千,李建安俘虜五千。張獻忠帶領不到三千人,逃回成都。
李建安沒有選擇追擊,而是原地休整。他派出李定國,前往勸降。
張獻忠早就不想打了,只是他詐降成性,害怕朝廷不相信了。
張獻忠見到李定國,把他臭罵一頓,卻也沒有為難他。
大西軍沒有出路,投降是唯一選擇。
張獻忠問李定國;“吳三桂與李建安,其人如何?”
李定國道;“李建安在朝廷是頭面人物,信用可靠,為人也謙和。吳三桂雖然許諾很多,但終究有些虛妄。義父要歸降還是要找李建安。”
張獻忠道;“那好,你回去後繞開吳三桂,與李建安面談。只要李王爺書寫一封,承諾不再圍剿,朕願意去除帝號,歸順朝廷。咱們大西軍偏安一隅,對朝廷沒有威脅,還能幫朝廷穩固邊境,何苦進逼。”
李定國回去後,果然繞開吳三桂,與李建安單獨密談。
吳三桂自然知道訊息,不過他懶得管,能不打仗少死人也是好的。
李定國往來穿梭好幾趟,最後雙方達成妥協。
政治方面,張獻忠去除帝號,上書請罪,其麾下的各種政權官封自然也都取消。朝廷賜封張獻忠為康巴郡王,其麾下官吏准許留任,但需經過考核。
張獻忠的封地在康巴地區,地處幾個叛亂的土司之間,張獻忠無論能打下多少地盤,是否站穩腳跟,不允許迴歸四川盆地。
經濟方面,張獻忠上交金銀財寶300萬兩,朝廷允許張獻忠繼續與漢區經貿往來,但是嚴令他斷絕茶馬古道。
軍事方面,大西軍接受朝廷整編。
整個四川境內,大西軍還有五六萬人。這些人可以接受朝廷整編,也可以選擇跟隨張獻忠,全憑自願。
雙方談妥了,李建安邀請張獻忠過來簽約。
張獻忠推脫不過,只好前往。若是吳三桂要他去,他是不敢的。李建安不僅代表朝廷,而且有個人信用,張獻忠還是放心的。
張獻忠在李定國陪同下,來到李建安大營。
李建安親自出營接待,又找來吳三桂作陪。
眾人酒宴一番,張獻忠見氣氛很好,放心住下來。
過了兩天,雙方熟悉了。李建安讓國防軍列隊演武,請張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