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2/2 頁)
存在,空洞地凝視一個物件。西藏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說:
耶喜地上師(aster ye射 de)呵斥某些人禪修空洞一片,他們只是以眼睛瞠視前面的影像。&ldo;住於觀想&rdo;必須在心中發展,而非僅在眼睛之類的感官上。
特別是對初學者而言,關鍵在於感覺你正在想像的東西的現前。你的觀想不必然要用力或仔細;重要的是心中影像清晰而穩固。
專 注
從事任何精神訓練或心理活動,都必須專注。學習如何專注,可以讓我們的心堅強、清明而平靜。專注可以保護我們的內在智慧,就像蠟燭的火焰受到庇護,不被風吹熄一般。
加強專注的佛教訓練包含兩個方法:向內和向外
對佛教而言,專注在具有精神意義的物件上,可產生正面的能量、加持和善業。不過,我們幾乎可以用任何事物來練習心的專注,不管它是具體的東西或心理的影像,也不管它是否具有精神上的意義。
加強專注的佛教訓練包含兩個方法:向內和向外。向內法是專注在你自己的身體上,譬如,把身體觀想成佛菩薩或骷髏。我們也可以專注在諸如呼吸之類的身體成分上,或把身體觀想成清靜的光或喜悅。向外法是專注在佛像、佛國淨土或其他觀想上。
如果心不能專注,即使是的長年累月的練習,雖然有其功德,也只能產生很少的智慧。寂天菩薩提醒我們:
體悟真理的佛陀說:
一切的誦念和苦修,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