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2/2 頁)
跟,使自己不被其他割據勢力消滅,然後才能談下一步。但是,趙匡胤深知,他不過是把後周王朝改了個名字而已,後周雖然經過周世宗的內治外討,但人力、物力、財力都是有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何種方略與措施來確定攻擊的目標,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趙匡胤當上皇帝第一年的冬天,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他和弟弟晉王趙光義踏著碎瓊亂玉來到了謀臣趙普的家。趙普見到兩人,嚇了一跳。經過談話,趙普才知道皇帝是來問取天下之策的。
趙匡胤說:&ot;我想先攻北漢。&ot;
趙普急了,連連搖頭說:&ot;太原(北漢的都城)是一天然屏障,擋西北(契丹、党項)之敵。如果拿下北漢,那麼西北之敵就是我們來擋,我們現在還沒有這個實力。我覺得先對付其他割據勢力,到時,北漢這個彈丸之地,不攻自取。&ot;趙匡胤微微一笑,趙光義也笑起來,說道:&ot;我們正是此意。&ot;
趙普也笑了,原來皇帝在跟自己開玩笑。其實,趙氏兄弟跟趙普開這個玩笑有更深層的用意。他們是想考察一下趙普的決策力,另外,還想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結果,趙匡胤的想法得到了趙普的認同,而當初周世宗書記官王樸&ot;開邊策&ot;的統一戰略思想被趙匡胤原封不動地搬了過來。
所謂&ot;先南後北&ot;,是先攻南唐。因為南唐是個富庶而文弱的王朝。因其富裕,攻滅它就可以獲得充足的戰備資源;因其文弱,就能取得用兵少、費時短、收效大的作戰成果。當初,周世宗用此議,在三年內,親徵南唐數次,南唐皇帝被迫上降表,去帝號,以江劃界,並進貢後周每年十萬金銀。由此,南唐長江以北十四州六十縣都歸了後周。正是這些富庶之地,為趙匡胤後來的統一戰爭奠定了基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