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蓄勢(第2/4 頁)
著筷子夾起一塊東坡肉,另外一隻手則是從懷中摸出一本文冊,放在了桌上。
陳望拿起文冊,雙目微凝,饒是已經見多了富戶豪強家的財產,也仍然是有些吃驚。
文冊記載的是武平衛衛指揮使名下的財產。
田地竟然有一百七十餘頃,房屋店鋪一千餘間。
“直隸就是直隸,比起陝西強的可不止一星半點。”
陳望放下了手中的文冊,感嘆道。
“對了,說來也是有些諷刺,這武平衛的衛指揮使原本是姓石,不是姓趙。”
陳功一邊吃著飯,一邊說道。
明時的衛所軍職都是世襲,衛指揮使的兒子還是衛指揮使,千戶的兒子還是千戶,普通軍戶的兒子還是普通的軍戶。
所以按理來說,現在的武平衛指揮使仍然姓石。
“趙氏之所以能成為衛指揮使,還是因為把當時武平衛指揮使石璽魚肉鄉里和貪贓的罪證告發到朝廷,才將其取而代之。”
“現在他們的子孫後代,卻是又走了同樣的老路。”
陳功搖了搖頭,說道。
“不過,現在這樣的事情太多,朝廷也管不過來。”
陳望拿著筷子,將桌上的文冊輕推開來,說道。
“天高皇帝遠,朝廷的律法嚇不倒人。”
在後世資訊時代,都還有村霸鄉霸,更何況現在這樣交通不便的時代。
“這些都收錄進監察所的檔案裡。”
在這個世代,搶永遠都是來的最快的辦法。
腐朽落後的事物,就應該掃進歷史的垃圾桶中。
收集這些證據,一可以用作之後的秋後算賬,二則是可以強令這些官員將校不得不臣服聽命。
這些地方的官員將校可以依仗權勢對於普通的百姓巧取豪奪,積攢下萬貫的家財。
那陳望自然也可以依仗現如今鼎盛的權勢,對於他們巧取豪奪。
陳望麾下要養的軍隊多了去了,單靠基本盤下的收入,自然是不夠支用。
像是左良玉那般,只緊著家丁精銳,其餘的營兵只發半餉,甚至拖欠,自然是不行。
朝廷發下來的銀餉又不夠。
在李巖手中獲取的那些銀兩雖多,但是坐吃山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正好那些地方上的衛軍軍官、鄉紳地主、商賈富戶都積攢著大量的銀錢糧草。
百姓手上能有多少的東西,還是從這些有錢人的手中搶來容易得多。
無非是假託匪盜之名,巧立些名目,羅織些罪名。
就像那些人欺壓普通百姓之時用的手段一樣。
喔對。
根本就不需要羅織什麼罪名,這些鄉紳豪強,手底下乾淨的還真沒有幾家。
要是真有樂善好施、顧及相鄰、幫襯百姓的善戶大族,那自然也沒有必要舉起屠刀。
“開封的社兵到什麼地方?”
陳望放下了碗筷,問道。
“已經到沈丘了,馬上就要過河南省界,離潁州就兩天的腳程。”
李巖還在鳳陽,盤踞在鳳陽宿州一帶的萬民軍還有十數萬之眾。
雖說萬民軍進攻西面的機率很小,但是萬民軍想要竄入河南的機率並不為零,俗話說有備無患。
如果沒有準備,真發生什麼意外的情況,導致功虧一簣,那就得不償失了。
河南,如今也已經算做陳望的基本盤之一。
雖說河南受災嚴重,而且在之後數年也一直遭受著災害的侵襲。
但是河南人口眾多,地處戰略要衝,歷來為兵家要地。
掌控河南,進可問鼎直隸,威脅山東,退可西望關隴,南取湖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