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頁)
這些碩士生們平時也會登入百科網站或者知網,但是「有用app」跟這兩個網站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結構規劃更加科學。
「有用app」的架構雖然跟百科網站有些類似,但除了內容上的不同之外,在使用的細節體驗上也有很大的差別。
簡單來說,「有用app」是在努力做減法、做分層的。
一般的百科網站會把同一個詞條的大部分資訊都在同一個頁面上展示出來,一方面是顯得過於雜亂,另一方面是內容沒有層次,無法適應個性化的需要。
比如,某些人只想要最基礎的資訊,而某些人則是需要關於某個詞語、某一句子的詳細解析,這兩種極端需求,百科網站都是很難照顧到的。
「有用app」實際上是一種多層的結構,第一層是某一詞條的最核心、最精華解析;第二層是這個詞條一些分類解析;第三層是具體到某個詞語的解析和研究;第四層則是這些內容的出處、引用論文等等;第五層是這個詞條所衍生的各類問題。
層級之間用各種翻頁或彈窗的方式來表現,充分照顧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對於使用者來說,可以準確、快捷地找到自己最需要的那部分內容,而無需再翻看各種不需要的資訊。
目前「有用app」用於古詩詞和文言文的版塊,基礎功能早就已經開發完畢,目前的工作除了修復各種bug之外,主要就是靠創作者們不斷地往上面更新內容。
這是一個相對枯燥的工作,不過對於這些學生們來說倒不覺得辛苦。
一方面,這是他們的專業,整理這些內容的時候相當於也在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這也算是一份工作,能夠很好地補貼這些窮學生的日常開銷。
一名碩士生剛剛完成了今天的工作,靠在椅背上伸了個懶腰。
「老李,今天任務完成了嗎?」
「差不多了。」
「什麼叫差不多,可別糊弄啊,上次你引用錯了一篇論文,連帶著我們也被導師警告。這個事情可是孔哲敏教授牽頭負責的,敢鬧出麼蛾子怕是別想著順利畢業了!」
「放心,我上次是一時疏忽,現在每次寫內容我都檢查好幾遍,不會再犯那種低階錯誤了。」
「不過我就納悶啊,騰達給我們出錢做這種東西,到底圖什麼呢?雖然說是要收費,但多半是賺不到錢的吧?」
「誰知道呢,也許是打算賣給一些教育集團?至少以後中小學生用這個『有用app』查詩詞是挺好用的。」
「可問題是,用千度也能查,而且是免費的;課本和教輔書上面,也都有這些詩詞的解釋。」
「話不能這麼說。千度查出來的內容太亂了,很難甄別。至於課本和輔導書上的內容,顯然沒我們這個全面。我覺得吧,有用app初期恐怕是純燒錢,沒幾個人會付費。但是等上面的內容越來越多,付費的人肯定就多起來了。」
「照我們現在這個速度,我高度懷疑十年後能盈利嗎……」
這些學生們對於「有用app」也是各有各的看法,很多人根本就不看好它能成功,只是因為騰達給補貼,所以才利用課餘時間不停創作、豐富上面的內容。
甚至很多人做好了騰達隨時可能放棄這個專案的準備,有一種「能賺多久就賺多久」的心態。
有一名學生疑惑道:「哎,我一直有個問題。『同義詩句』、『反義詩句』、『同韻詩句』等等功能,好像並沒有在『有用app』上面顯示出來,那做這一項到底有什麼用?」
所謂的「同義詩句」、「反義詩句」、「同韻詩句」,其實就是在一些意思相近、意思相反、韻律相似的詩句或者詩詞之間,建立聯絡。
每錄入一首詩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