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2/3 頁)
彘而不知名。道逢二童子,曰:&l;此名弗述,常在地中食逝者腦。欲殺之,當以柏插其首。&r;&rdo;這種兇獸也受制於柏。
如果說柏樹是二兇獸的天然敵手,那麼葬禮中使用的魌頭就是人為防範了。
所謂魌頭,是一種驅鬼面具,同時具有收集逝者魂魄的作用。它別名叫蘇衣被,又稱狂阻,分兩類,四個眼睛的叫方相,兩個眼睛的叫僛。方相俗稱&ldo;開路神&rdo;,走在驅鬼隊伍的最前面,樣子如下:&ldo;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rdo;。據傳說,它也能驅逐罔象。
陪葬品中需要有木偶的習俗起自虞卿。此人是戰國時的名士。之所以需要造一些木屋、木車馬、木奴婢隨屍骨埋下,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用以抵代蟲蠱在地下對逝者的吞噬。下葬的時候,要將搭在棺材上的銘旌(人死後用金粉書寫的有題詞的綢子)去掉。因銘旌上寫有生人的名字,生人名字被埋葬實在不吉。與逝者一起下葬的,會有很多物品,但不能有皮革、鐵器、銅鏡等東西,因為逝者不能見光明……
第四卷坊間軼事:
大唐八週刊
突然,風吹掉了貴妃的領巾,落在賀懷智腦袋上,貴妃回眸一笑,賀懷智有些不好意思。他是聞到楊貴妃的體香了嗎?總之他心旌搖曳。
賀懷智回家後,身上芳香不散。當夜也許就夢見了美麗的貴妃。後來,他將腦袋上的幞頭巾放進一個錦囊。
這是玄宗最後的太平日子。把這太平歲月推向高潮的一幕,出現在大明宮清元小殿上。
楊貴妃的香水味
唐朝盛大開放,中外貿易頻繁,帝國的絲綢、瓷器被運到境外,境外的各種特產和珍寶不斷被運進長安,比如奇異的動物、水果、香料、珠寶以及各種生活奢侈品。唐朝人喜歡這些進口玩意兒,一方面說明這個王朝確實開放時尚;另一方面,外來品所帶來的異域風情和隱秘傳說深深刺激和滿足了唐朝人的想像。
這所有的一切,使唐朝給人一種如夢般的魔幻絢爛的感覺。
在美國學者謝弗那本奇異的漢學著作《撒馬爾罕的金桃》中曾有這樣的描述:&ldo;七世紀(的唐朝)是一個崇尚外來物品的時代,當時追求各種各樣的外國奢侈品和奇珍異寶的風氣開始從宮廷中傳播開來,從而廣泛地流行於一般的城市居民階層之中。&rdo;
這裡說的七世紀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在隨後的八九世紀,這種風尚並沒有明顯減弱。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唐朝人對香料的迷戀,程度超出我們的想像。不但為婦女所愛,也是男人的必備品:貴族聚會,詩人讀詩,都離不開香料。唐朝進口香料種類繁多,除本故事中的龍腦香外,還有紫藤香、蘇合香、安息香、爪哇香、青木香……正因為如此,很多域外商人把名貴香料倒騰進長安,賣給皇帝和貴族,一夜間就能賺大筆銀子。
下面就看一則跟香料有關的故事,但與奢侈生活無關。
這一天,唐玄宗李隆基與某位親王下棋。如不出意料的話,這位親王當是跟玄宗兄弟情深的寧王。著名演奏家賀懷智在一邊彈琵琶助興。楊貴妃呢,懷抱著康國猧子(中亞康國進貢的一種小狗)、身帶著交趾進貢的瑞龍腦香料在一旁觀看。
皇帝形勢不妙,眼看要輸棋,貴妃靈機一動,將康國猧子放在座位上,那小玩意兒隨後登上棋盤,攪亂了棋局,為皇帝解除了即將輸棋的尷尬。皇帝撫掌笑,貴妃也嬌面如花,賀懷智演奏琵琶曲聲更妙,只留得寧王在那裡鬱悶。
當時應該是夏天吧?清風中,貴妃身上的香料味道更濃,瀰漫了那個午後。
突然,風吹掉了貴妃的領巾,落在賀懷智腦袋上,貴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