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2 頁)
她像被突然扼住了呼吸,竟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往日江南魚米之鄉,如今斷壁殘垣焦土遍地。不遠處鴻城城牆 坍塌,似是大火剛熄,白煙滾滾而起。
田埂上零零散散有災民踉踉蹌蹌,相攜而逃。城牆下橫七豎八竟堆積了不少屍身,遠遠望去竟夾雜著許多赤/身/裸/體/的女屍。
即便過往十餘年本朝戰亂日久,如此倉惶的場景也頗為罕見。
三琯神色一凜,不待孤燈客發話,率先朝著災民跑了過去。她扶起一個七八歲的孩子,頭髮剪得寸許,臉上被鍋底灰抹得髒兮兮的,懷裡還抱著個嗷嗷待哺的嬰兒。
若非身陷險境,亂世如此,哪個母親會放自己的孩子這樣孤零零逃走?
三琯心中大震:「你阿孃身在何處?」
那孩子瞪眼看她,愣怔片刻,才撲通一聲跪在地下,嗚咽著求道:「俠女救命,救我阿孃!」
這一開口,三琯才發現那孩子竟是個被剪了頭髮的女童。
她心中清明瞭幾分,再望向鴻城洞開的城門時,神色堅毅許多。
孤燈客似是早預料到城中場景,聽那女童說完,毫不猶豫躍身而起,足尖點地飛出丈餘。三琯輕功不如他,只能一路小跑,努力跟隨在他身後。
逃難的人群零星從城中往外跑,他們兩人卻逆著人流上前,直直闖入城門之內。
即便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三琯仍是霎時被城中的情境驚得後腦發麻。
青石磚地上血肉成泥,處處可見殘肢斷足。一排頭顱高高懸掛在城樓內,男女老幼皆有,甚至有襁褓中的嬰童。
城門後正有女子袒/胸/露/乳,衣褲全被剝/脫,如砧板上的死魚一般癱倒在地,一動不動。
青石磚上鮮血橫流,磚縫中零碎散落的竟像是被人從體內扯出的腸衣。喉嚨早已被砍斷,只餘一層薄薄的皮連著頭顱。
然而,便是這樣一具慘死的女/屍,卻仍被四五個身著怪異的男子嘶吼著、壓著、侮辱著!
三琯心中氣血翻湧,瞥了一眼,就知道那數名暴徒絕非中原人。
只見他們身著紅色酋衣,頭戴翎羽與鹿角,腳上並未穿鞋,下身兩片紅布裹身,又似甲又似裙,極為詭異。
孤燈客拔劍而出,已縱身撲去。
那數名暴徒眼睛瞪大,滋哇亂叫宛如猿猴,亦掏出「長劍」來應對。
那「長劍」形狀怪異,似「劍」又似刀,又極鋒利,揮出時劍鋒如秋風疾馳,削鐵如泥。
五人招式古怪,同時將孤燈客圍困在中間。
三琯亦加入戰局。她被孤燈客擄走得突然,穿雲弩未來得及佩在身上,此時便使出全力擲出金縷葉,流星般飛/出,精準刺中一人腰間。
那暴徒痛撥出聲,似乎這才意識到三琯的存在。他轉過頭來,眼都直了,涎水直流,朝著三琯獰笑著撲來。
三琯以拳為刃,護在身前。
而孤燈客卻忽然間似癲若狂,出劍如霜,快似空中霹靂。他手腕翻轉,竟比那鄉間孩童翻花繩還利落乾淨,眨眼間劍氣懸浮空中彷彿結成一張巨網,白光閃閃,但凡有人靠近 便被削得鮮血四濺。
孤燈客在江湖中以暗器聞名遐邇,三琯從不知他竟使得如此精彩的一把劍,不禁拍掌叫好。
孤燈客微微一笑,反手捅出一劍,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穿了三琯身前那暴徒的咽喉。
「前輩好劍法!」三琯面露欣喜,正欲上前,卻見方才還微笑著的孤燈客卻驟然臉色大變,噴出一口猩紅鮮血,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前輩!」三琯大吼,伸手去探孤燈客的脈搏,才發現這數日奔襲,孤燈客早已是油盡燈枯。
「怎會如此…」三琯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