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準備參加紅喜事兒(第1/1 頁)
這不,給三個娃都上了農村戶,在農村上了學,一家都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剛上戶那會兒,農村戶可是香餑餑,大家蜂擁而上,就怕搶不到。這農村戶吶,享受政策保護,待遇老好了,大多數城裡人在改革的時候下到了鄉里,也便安了家,這裡,便是大傢伙生活的天堂。
“過兩天村裡富貴家娶兒媳婦了,我到集裡扯上幾尺布,置辦幾件像樣的衣裳,不能太寒磣了不是。”女人嚼著饃說道。
確實,在村裡,平日干著活計,來去就那一身,不知洗了多少次,顏色都褪了,有的地方還打著補丁,皺皺巴巴的,著實不體面。
雖然窮,可在這事兒上,還是不得馬虎,人家高高興興結婚,穿成這般,讓人笑話。
農村人,家境不好,全家就一兩件體面的衣裳,誰出門了就誰穿,老大穿過的來年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一件衣裳,也便能穿很多年。小孩們很乖,從不嚷嚷著穿新衣裳,這個時代就是這樣。
家境好一點的,年底置辦一身,穿上精氣神倍兒足,被旁邊羨慕的眼神包圍著,別提有多開心了。
女人收拾完,挎著籃子,趕向集市。
每月七八號,人們便拿著自家的東西到集市變賣,啥洋芋吶,紅薯吶,牛羊吶,都是交易的物件。這趕集哪,孩子們最愛去,小孩子喜歡人多的地方,熱鬧,更多是集市上的各種小吃,爆米花,兩毛錢一大包,坐著能吃一整天,吃完還不自覺的舔舔手指頭,別提有多高興了。
時不時的還有賣糖人的,這糖可不和其他地方一樣,是用棗糖做的,這棗糖是這兒的特有,味道也便是獨特的。
穿過巷道,走進布店裡,用手輕搓著,這布吶,都是粗布,線很粗,有時穿在身上能印出痕跡,別提有多難受了,可也沒辦法。
“這布咋賣呢?”女人拉著布,問道。
“一尺兩毛,不講價。”賣布的大嬸喊著,招呼著。
“咋這麼貴,俺想扯幾尺回去做件衣裳,俺看著這布也一般般哪,咋比平時貴這麼多。”
“這布是剛進回來的,好著呢,你不信再摸摸,我身上穿的就是這布做的,可結實了。”
女人假裝轉頭,向外走去。
“等等,一毛五,不能再少了,俺也要做生意呀,總不能讓俺賠了哪。”
這女人轉念一想,老嬸肯定沒有把價壓到最低,平日裡最低價報的時候老嬸才不會多解釋一番。
女人又挪了挪,“一毛,你要幾尺?”就這樣,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女人抱著布,趕回了家。走時不忘買一個糖人,三個娃,分著吃。
離家有二十里,回到家已經下午了,孩子們纏著女人,舔著糖人,甜滋滋的。
兩天後,一家人穿著趕製的粗衣,火急火燎的走向村口。說起來,這富貴還是親戚,隔幾代,倒也是經常來往。這兒的事情哪,不論關係親不親,都要去看看,這可是趣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