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4 頁)
感情這東西,不接觸怎麼能產生?
她跟衛國的感情,完全是經常接觸的成果。那時她還沒上學,衛國雖然上了學,但也經常停課,再加上那個漫長的暑假,她和衛國有大把的時間在一起玩,玩多了,自然玩出感情來了,至少是玩習慣了,一旦分開,就很難適應。
但女兒和lewis,他們哪有時間在一起玩?
她家和盧家並不住在一起,小今和lewis分乘不同的校車,頂多就是在學校接觸一下。但美國學校沒有午休時間,都是從上午一直上到下午放學,課間休息時間很短,頂多五六分鐘,學生又不是固定在一個教室上課,課間時間能從一個教室跑到另一個教室就不錯了,根本沒時間跑出去玩。
美國學校也不興做課間操眼保操什麼的,沒有早鍛鍊晚鍛鍊,更沒有&ldo;課外活動&rdo;,學生在校基本就是忙著上課,沒什麼時間交往。
小今和lewis雖然都在學校的orchestra(樂隊)裡,每天有一小時在一起拉琴,但那麼大一幫人在一起練琴,又有老師,估計兩人也沒時間單獨接觸。
美國學生放學之後也不太可能待在學校玩,不回家,因為校車時間是固定的,錯過了就沒車了,所以小今他們都是一放學就坐上校車,各回各的家。萬一誤了校車,或者放學後有cb(俱樂部,興趣小組)活動,那就得叫家長去接。
她回想了一下,小今參加的一些cb,很少有跟lewis相同的,所以他們放學之後即便待在學校參加cb活動,也沒機會接觸。
晚上,小今一般都待在家裡,寫寫作業,看看電視,頂多在外面跟同樓房的孩子玩一玩。如果小今想去lewis那裡玩,還得叫她出車才行,但她印象裡從來沒有為這事出過車。
那兩人還有什麼機會單獨接觸呢?唯一的可能就是透過網路和電話,發eail(電郵)啊,開部落格啊,等等。
想到這些,她好有一番感嘆,如果當初就有了網際網路電話什麼的,她也不會那麼害怕小孩子們孤立她了,大不了咱不跟你們玩,咱上網!
說起上網,她幾乎認定女兒和lewis是透過網路戀愛的了,因為她很早就為女兒買了手提電腦,也沒設定什麼關卡,由著女兒自由自在地用,她從來不去檢查女兒去了哪些網站。
女兒的第一個eail帳號還是她幫著開的,因為網站要求開戶人必須是13歲以上,而女兒那時還沒13歲。
她記得當時聽女兒說了不能開帳號的事,就幫女兒開了一個,同時也很詫異美國是怎樣培養孩子的誠實精神的,因為網站也就是問一下&ldo;你是不是13歲以上?&rdo;,並不要求提供證據,如果她是她女兒,可能就直接回答&ldo;是&rdo;,然後就矇混過關,自己開了帳號了。
但她女兒就不會這樣做,沒13歲就是沒13歲,網站說不能開,女兒就不開,就像實驗室的那些美國人一樣,一人一張icroftoffice(微軟辦公室軟體)的cd,她想問那些人借來裝在自己電腦上,結果沒一個人敢借,都說這是有pyright(版權)的,不能隨便給別人裝。
後來她是問一個中國人借來裝的,那個中國人的cd也不是原裝,而是複製的。那個中國人還囑咐她裝好了別上網去rregister(登記),免得人家發現他們在盜版。
這讓她感嘆文化的力量真大,女兒是她生的,血管裡流著她的血,外貌繼承了她的特色,但在這些事情上,女兒卻更像實驗室的美國人,而不像她和她的中國朋友。
她給女兒開了eail帳號,還不敢說是幫女兒開的,怕女兒認為她做假,她只說&ldo;這是媽媽的帳號,借給你用&rdo;,女兒才用。而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