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潘家園的前身(第1/2 頁)
離王楓住的旅館不遠就有兩個大眾浴池一個是西四浴池一個是新街口浴池。
西四浴池裝置好一點兒。
國人愛洗澡,京城人更甚之。
近代澡堂業的創始者是薄夫人,始於光緒年間,除洗浴之外,還經營茶水,理髮,修腳,治腳氣等。
起初只招待男客,裝置簡陋,沒櫃子,只有竹筐存放。
衣服筐口繫著竹排標明號碼。
客人還不得久待磨蹭時間,否則掌櫃的就要喊了“洗的洗亮的亮,不洗不亮穿衣裳,洗澡別打盹,摔了腰和腿,買張膏藥貼,洗澡不夠本兒。”
起初王楓還很不適應都光著屁股鐘擺在那裡晃來晃去,池子的水溫也是有些受不了。
幾個老頭兒把手巾板往臉上一蓋,只露出脖子腦袋和胸口,面板紅的和煮熟了的大蝦似的還直喊舒坦。
王楓一咬牙也鑽進去,強忍著沒到兩分鐘就受不了了,跑了出來,幾個老頭樂的那叫一個肆無忌憚。
太丟人了衝完洗乾淨身上的泡沫,立碼走人!
也沒翻多少書就眼皮直打架,真不是念書的料啊,一看就困這叫什麼事兒啊!
不矯情困了睡覺,一覺醒來快四點了。
刷牙洗臉下樓來到路邊不到十分鐘來了輛面的,“師傅去華威橋和京勁松橋附近的那個古玩舊貨地攤兒知道嗎?”
“知道!”司機師傅說話簡潔乾脆,沒顯示出燕京侃爺範兒。
要說華北最大的古玩舊貨市場首先大家一定會說是潘家園舊貨市場。
但潘家園舊貨市場是最老的市場嗎?
關於燕京的老舊貨市場,一共有三種說法,一說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麗澤路與涼水河交叉的花鳥魚蟲市場。
或許才是解放後最早的市場,還有一種說法,燕京城裡最老的舊貨市場是上世紀80年代的宣武工廠。
還有一種到目前為止,最準確的說法,就是位於燕京天橋西邊的福長街市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資料考證一下。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潘家園市場還並沒有出現,那個時候潘家園還是一大片的居民區,也不叫潘家園。
那個時候的潘家園還被稱為潘家窯。
但叫了沒有多久,人們就覺得不雅,因為老燕京人通常將妓院叫“窯子”,所以就改為“潘家園”。
這個“園”字,便是“家園”的意思,並將附近新修的道路稱為潘家園路。
後來在修建三環路時,在潘家園東側修建了一座立交橋,便得名“潘家園橋”。
潘家園成為古玩市場,已是九十年代初了。
但是在八十年代末的華威橋古玩攤和勁松百貨商店北側的建築工地地攤,應該屬於潘家園地攤的雛形。
這個雛形是在1987年的時候,國家文物局嚴查舊貨市場,燕京的舊貨市場紛紛被徹查。
其中很多買賣古玩舊貨的商家堅持不住,就來到了華威橋附近的土坡上擺起了地攤。
那個時候的潘家園“市場”也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的。
最初的時候是在勁松百貨南邊的工地上,後來轉移到了華威橋附近空地上。
這麼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為了躲避執法部門到處追趕。
不管怎麼樣,潘家園的“商戶”們就這樣堅持到了1992年的年底。
在現在BJ古玩城的地方,出現了兩三畝磚牆圍起來的空地,“商戶”們就在這塊空地上蓋起了簡易房店鋪,這也就是最初的潘家園市場。
到了目的地的時候已經天光大亮,手電是派不上用用場了,也沒了那種影影綽綽的神秘的儀式感。
人多攤位多,真跟逛菜市場似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