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女神發怒(第1/2 頁)
電影中主角團幾人的身份設定都不一樣,儘量選擇的是有代表性的那種。
比如男主角居然就是燕京普通家庭的孩子,家裡並不大富大貴。
娘娘腔李飛性格活潑可愛,雖然總是出賣隊友,卻不會惹人討厭跟反感。他走的就是中戲學生們最熟悉的藝考路線,更是一個官二代。
賈迪是個憨憨的富二代,沒有多少富二代的奢靡習慣,反而對朋友非常好。不過富二代也有煩惱,因為他爸找了個只比他大4歲的後媽。
除此之外還有家裡窮,準備依靠高考這個公平的途徑改變自身命運的周強;出身普通卻跟富二代官二代混在一起,忘記努力的齊明智等等。
這些角色都是極具代表性的那種人,有著極其鮮明的特徵。
乍一看在班上大家都一樣。
不過考慮到背景之後,高考對普通人的重要性就更大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
像賈迪等人這樣生來就在羅馬。
普通人很少能擁有改變自己家庭命運的機會,高考就是其中最快捷也是最有用的渠道。
它給了尋常百姓一個上升渠道。
《青春派》就是將這樣一個客觀的情況展現出來,故事裡面沒有任何一個壞人或者反派。
就連最容易被人詬病的前女友黃晶晶其實也讓觀眾們恨不起來。
至於撒老師這個角色表面上看起來兇狠,實際上在高中時候擁有這麼一個負責任的老師非常幸運。
有些人可能覺得她太不近人情,還有的人覺得她就是魔鬼,還有人覺得她高密,實際上劇本最後的撒老師也有捫心自問。
出車禍了卻沒學生來看望。
這應該算是失敗吧?
可升學率並不是平白無故就提升的。
當她生病時候的英語老師來代班,對學生們的確很不錯,可他們這重點班的一本上線率從70降到了30,嚇得英語老師直接來了個撒老師附體。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現實就是這樣,既想要快樂又想要考上好的大學根本就不可能,除非是天才。
…
“各部門準備”
“3、2、1”
“action!”
李謹言喊完開始後就坐在監控器前面盯著。
他不需要檢視片場狀況,而是隻需要關注攝像機拍攝出來的東西就行。
開頭部分的鏡頭並沒有跟著演員走。
它對準的是講臺以及身後的黑板。
萬琳扮演的撒老師從教室外氣沖沖走進來,冷著臉彷彿誰欠了她幾百萬一樣。
“啪”
手裡的教材、備課筆記本以及資料夾直接就砸在講臺上。
身上的憤怒幾乎要實質化。
她自己闖入鏡頭中,這種壓抑感幾乎要從監控器中溢位。
此時的撒老師應該還算剋制。
雖然生氣跟憤怒,還沒有到火山爆發階段,只不過是在醞釀而已,缺少一根導火索就能立即炸開!
在李謹言的分鏡頭劇本里面,下一幕應該是給男主角居然特寫。
讓他展現一下驚訝神色,會好奇究竟是誰又惹到大魔王了。
只不過為了拍攝連貫著想,那個鏡頭過會兒才會補拍,後期剪輯到一起。
絕大部分時候,鏡頭就是這麼瑣碎。
“這次模擬考試,我們班的一本上線率竟然不足70!”
這句話說出來略顯凡爾賽。
一本上線率這麼高已經相當不錯,很多學校根本就連這個一半都不到。
但考慮到很多頂尖高中火箭班或者實驗班近乎百分之百一本上線,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