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2/4 頁)
也是明明白白,知道師弟你憤然出走,與我做下的糊塗事必定脫不開干係。於是我向鑑鋒掌教師尊請命,離開揚州遠赴西南,常駐滇南別院,就是想從宗門紛爭裡抽身出來,找個僻靜自在的地方好生反省。幾十年來常與彩雲雪山相傍,師兄自感心胸如洗,悔悟當年的過錯,日日都想與師弟重逢,好向師弟當面道歉。哪怕被師弟打罵,師兄也是心甘情願的。”
說罷,夏侯滄把兩手攤開,低眉垂目,擺出一副任打任罵的樣子來。
俞和臉上不見喜怒神情,就只是看著夏侯滄,淡淡的說道:“俞和並無怨恨,師兄毋需如此。若夏侯師兄沒有旁的事情指教,我還心急趕路,煩請借光!”
他作勢一抬步子,就要繼續朝前走去。
“師弟且慢。另有一言,非是愚兄想說,而是宗華掌教師尊囑咐我若能見到師弟當面,定要親口轉告的。”
夏侯滄這一開口,俞和心裡立時就猜了個七七八八。接下來的話,多半會跟先前金犀上人說得差不多,大抵是宗華真人想召俞和重回羅霄之類。
可金犀上人畢竟不是羅霄弟子,老道士那番話裡有真有假,根本用意還是試探俞和的心思。而夏侯滄卻是鑑鋒與宗華兩位師伯跟前的紅人,肯定對羅霄師長們的本意知之甚詳,所以從俞和的心底裡,還是想聽聽這夏侯滄又會是如何說法。而且人家已經把宗華真人給抬了出來,於情於理於道義上,俞和終還是要念幾分情面,把話聽完才好走的。
於是他一擺手道:“師兄請講,俞和洗耳恭聽。”
夏侯滄臉上浮出一絲喜色,他也辨不清揚州的方向,就只攏手朝頭頂一拜,然後說道:“雖然宗華掌院師尊在西峰思過崖閉關,但自從他醒悟了過錯之後,心中卻時時惦念著師弟。師弟有所不知,那清微院、天罡院、純陽院、法正院的弟子受了宗華掌院師尊的諭令,輪番下山,走遍九州,但求尋訪到師弟的下落。後來終於發現師弟你隱居西北,宗華掌院師尊大喜,本想等五年出關之後,親自去西北見面師弟,但又得知你化身凡俗酒肆中的小廝,便估計你的心中還有怨恨未消,是想在紅塵俗世中躲避,不願面對昔日種種。於是宗華掌院師尊也就沒去打擾你,而是一一囑咐門下弟子,說若有一日見你重執長劍,必定要將他的心意如實轉告。”
“宗華掌院師尊說:紅顏禍水,常使英雄摧眉折腰,他已鑄成大錯,唯盼你將來莫要重蹈覆轍。你若不願重歸宗門,他也不勉強,但記得八百里羅霄終是你的家。而你若能盡釋前嫌,再列羅霄道籍,那三百年後宗門大器,定許於你手。”
俞和聽完這番話,口中嘿嘿一笑,反問道:“夏侯師兄,俞和目光短淺,胸無大志,從未想過要執掌羅霄宗門大器,師伯以此來勸俞和回山,實在是大大的文不對題。想問這話到底是宗華掌院師伯說的,還是師兄你的一面之詞?況且今日之事師兄也在當場,那華山仙宗的金霞上人指明俞和乃是魔宗奸細。敢問師兄,僅以羅霄劍門之勢,能不能不顧千夫所指?能不能容得下俞和這個叛道侍魔之人?又能不能為我洗清冤屈?若他日有蜀山、青城、終南、崑崙、海外三島、五嶽仙宗等道門大派前來揚州堵門,那是羅霄劍門的基業重要,還是俞和此人重要?”
俞和之所以不信夏侯滄的話,並且立即言辭犀利的反問回去,其因有二。
首先,宗華真人熟知俞和的秉性,如果真是宗華本人想召俞和回山,那麼他只消逐走方家儀,再找個人去頂替雲峰真人煉劍,俞和必定心中感恩,說不準就會重返羅霄。而什麼許以宗門大器的說法,雖然的確十分誘人,但只有夏侯滄這般,才會將羅霄掌門之位看得極重。俞和如今見多識廣,看慣了大宗大派,揚州羅霄劍門在他眼裡不過是個二流仙宗罷了,也未有多了不得。如果他真想手握權柄,只消去終南仙宗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