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第1/2 頁)
後來,不知透過怎樣的途徑,揚州駝嶺巷的這棵古槐被大家認定了就是&ot;槐安國&ot;。它周圍的宅院已經面目全非,它蒼老的枝椏卻依然伸向天空。它是夢的發源地,也是現實中的夢境。
許多有考據癖的人,對這棵槐樹的真實身份頗為懷疑。然而,要在史書上找證據是難於上青天的。今天,科學昌明,有人說,如果將這棵樹作一次年齡測試,那不就真相大白了嗎?
我卻認為,這些意見無異於焚琴煮鶴。這棵古槐是不是淳于棼家中的槐樹,是不是那棵讓古代無數文人懷想的南柯,並不重要。也許故事本身就是一個虛構出來的故事。也許連淳于棼也是虛構出來的人物。但是,在夢境和現實之間,這棵槐樹畢竟給了人們一點點安慰。
清代的才子紀曉嵐,是那個時代最聰明的人,他寫過一首題為《槐安國》的詩,詩云:&ot;安知此樹下,不有槐安國?安知此天地,不在槐根側?&ot;
我們的長輩的故事,在我們看來就是&ot;南柯一夢&ot;;而我們自己的故事,在後人的眼中,何嘗不是&ot;南柯一夢&ot;呢?杜牧詩云&ot;十年一覺揚州夢&ot;,說的豈止是他自己?
聽你講到四川的風物和歷史,我也十分感興趣--正如你對揚州的興趣一樣。我們不僅相愛,我們還愛上了對方生活的城市。
愛你的萱
兩千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七章 風茄
我們擁抱著躺在床上,我們肩並著肩,在昏黃的燭光下,斷斷續續地說了一個晚上的話。我們都流淚了,卻又都歡笑了。我的眼淚流在了他新準備的枕頭上。他伸出舌頭來吮吸我臉頰的淚水。
一、廷生的信
萱:
不是你告訴我,我還不知道&ot;南柯一夢&ot;中的那棵槐樹,如今在揚州真還有一棵。不管是訛傳還是真實的,我都想實地去看一看。對於我這樣一個喜歡歷史甚至超過文學的人來說,沒有來過揚州實在是一大遺憾。
現在,我談論揚州的興趣超過了談論四川的興趣。這是因為愛你的緣故,我愛你,也就愛上了生養你的那塊土地。
關於揚州的風物,最有意思的一本書是《揚州畫舫錄》。作家阿城在《威尼斯日記》中,表面上是在寫威尼斯,暗地裡卻在寫揚州。在他看來,威尼斯和揚州是一部&ot;雙城記&ot;。阿城不斷地提到《揚州畫舫錄》,他為身邊沒有一本而感到遺憾,只好憑藉記憶談論書中那些有趣的情節。
《揚州畫舫錄》中,最有意思的是畫舫的名字。有大雅者,也有大俗者;有的得名於船的形狀,有的得名於船的主人,也有取之詩詞典故。總之,每個名字都讓人過目不忘。
例如,得名於船主的模樣的:有一條船名叫&ot;盧大眼高棚子&ot;,棚子就是能夠擺放三張桌子的大船,也就是&ot;大三張&ot;。&ot;盧大眼&ot;是船主的名字,他原來是販賣私鹽的,坐完牢之後,他從黑道轉入正行,改業為舟子。這個名字讓人過目不忘,船主的形象數百年之後依然栩栩如生。
有一條船名叫&ot;葉道人雙飛燕&ot;。主人是個道士,四十歲的時候還照樣吃葷菜,五十歲的時候就開始闢穀。他身穿白衣,頭戴方笠,打槳在紅蓮綠葉之間,旁若無人。
得名於船本身的形狀的:有一條船名叫&ot;一腳散&ot;。這是一條靈巧的小船,船的甲板非常薄,人們便誇張地給它改了這樣一個名字。與之相似的另一條船名叫&ot;一搠一個洞&ot;。其他還有:大元寶、牛舌頭、玻璃船等等
得名於著名的詩詞的:有一條船名叫&ot;水馬&ot;,得名於張芝叟&ot;小舟勝養馬&ot;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