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歸宗入族(第4/4 頁)
對於祖先的祭拜是遠遠重於其他國家民族的,甚至有研究認為,真正的中國人的信仰,既非後來的佛教、也非更早些的道教,而是對於自己祖先的信仰。
所以,制約並引導著中國人所有言行道德的最高標準,不是朝堂上的皇帝,也不是什麼神仙,而是對祖宗的敬畏與尊崇,“數典忘祖”是對一個古人最嚴重的指責。
經歷了唐末五代的長期戰亂,大量計程車族門閥被摧毀,又有更多新興家族開始出現,部分文人及士大夫開始認識到讓普通民眾樹立起宗族觀念的重要性。
這方面,宋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歐陽修,還有蘇軾的父親蘇洵。他們不僅身體力行地整理、修補歐陽家、以及蘇家的族譜,還分別創立了歐陽式的小宗譜法與蘇式的大宗譜法,不遺餘力地向世間君子們廣為推廣。
這也使得宋代中國的家族修譜之風盛行,祠堂及家廟的修建漸成風氣。
此刻,在秦剛與秦盼兮的陪同下,走到秦家祠堂門口的秦福不由地老淚縱橫。
中國古代重農輕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有一句是“商人重利輕別離”,這種別離並非單指對於自己的家人妻小,更是指別離了整個宗族祠堂,遠離了家族根脈。
秦福之前的三世都在外面經商,基本已被原先的宗族所拋棄。如今得以被親近的秦姓家族邀請歸宗,其間的情感藉慰,又豈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呢?
鞭炮鳴畢,司儀站在祠堂門口高聲宣佈:“吉時已到,高郵秦福父子入族歸宗儀式正式開始,入祠堂!”
秦福肅然立身,與秦剛一道,左右各撣一下身上的塵土,跟隨秦察等族長族老之後,一步一步地走入祠堂。
秦盼兮則與莊上其他女眷一同,立於祠堂之外,激動地看著父兄的背影。
“請族譜~”
注:秦觀其祖源自會稽,北宋時屬兩浙路越州,這在秦觀自述文章及後世發現的秦詠墓誌中均有所反映。北宋開始重視宗族修譜,其重要的一點就是將同姓中有能力的人透過歸宗入族聚攏起來,共同發展。所以像本章中邀請秦福秦剛入族這樣的事情,雖然是小說的演繹,但卻是那個時代的常見之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