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第1/2 頁)
「娘說得是,咱們家幹活最累的還不是孩子爹和三弟,要說就他們最有資格說供不供世哥兒讀書。」
扶著林老婆子的婦人繼續說著,「我們家世哥兒孝順,以後真要考上秀才,準會好好孝順孝順他三叔的。」
林老婆子滿意的看著大兒媳,「說得沒錯,老三你給個準信,世哥兒上書塾你是供還是不供?」
一屋子站滿了十幾號人,個個都等著坐在那沒吭聲的漢子回話。
而在屋子裡的人,其實也都知道林家老三的回覆肯定是『供』。
誰都知道林家老三就三個閨女,連個兒子都沒,當然會搶著供侄兒考科舉,以後還能給他養老送終。
林亦世更是安靜的等著,等著這個三叔給他供他,三叔供他考科舉,無非就是想讓他孝順,以後老了能有個依靠,他也不是那般小氣的人,以後要是發達了,自然不會虧待了三叔。
可要是以後沒……
呸呸,他如此聰慧只人,怎會沒出息。
林亦世開口道:「三叔您放心,待我考上秀才,定會好好報答您,給三個妹妹找個如意郎君。」
這話說出,站在林家老三身後的三個姑娘,並沒有高興,反而是帶著發愁。
上書塾得花不少銀子,去赴考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爹哪裡拿得出來,恐怕又得拼了老命去賺銀錢。
有些心疼爹,又為了她們姐妹悲哀,有一個為堂兄考慮,卻絲毫不為她們的爹爹,又能過什麼好日子。
一個侄兒喜,三個閨女憂,全都等著林家老三開口。
林家老三張了張嘴,道:「我覺得不可。」
非常的不可!
此時的林家老三就是林戚,已經接收了原身的記憶,看過記憶只後他再一次想罵娘。
這次和之前不同的是,他現在屬於古代世界。
是在某個偏僻小村裡的一戶人家當了家裡的小兒子。
人家都說,小兒子大孫子老人的命根子。
然而原身不同,不說上面的兩個哥哥,就是已經出嫁的兩個姐姐他都比不上,爹孃為何這般偏心?倒不是原身不好,反而太好,所以不被兩老看在眼裡。
在這個家裡,大哥光說不做,二哥不說也不做,而原身就只知道埋頭苦幹,不但自己幹,還拉著三個閨女一起幹。
父女四人,累死累活還討不到一聲好。
他們一家是農家子,祖上十代就沒出過什麼童生秀才,好不容易有個會讀書的孫子,自然是想砸鍋賣鐵去供。
要是林亦世真能考上也就罷了,可他如今二十三歲,赴考不下三次,連個童生都沒過。
偏偏有個能說會道的爹孃,再加上林家兩老盼著家裡能出個能耐人,在林亦世的花言巧語,信了一次又一次。
上書塾的費用,一年就是兩三兩銀子,赴考更甚,沒個七八兩根本出不了縣城的大門。
這些銀錢,一部分是掏得林家家底,再有一部分,是原身幹完農活又去鎮上幹苦活,年年如此一日都沒歇息過。
待在家裡的三個閨女亦是,家裡所有的活幾乎都是她們在做,閒下來後還得繡花、辮絡子掙錢,掙得每一文都得上交。
原身在外累死累活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家裡人打上了三個閨女的主意,家底快要被掏空,哪怕原身幹再多的苦活,也根本供不起林亦世去赴考。
原身大哥以大丫年歲大可以成親為由,將她賣給了另個村子的傻子家。
等原身只後,大丫已經嫁了過去,哪怕不高興也沒有辦法,知道大丫過得不過,卻又沒有能力去貼補一些,只能在夜裡無人的時候嘆息幾分。
可他哪裡知道,林家人得寸進尺,賣了大丫嘗到了甜頭,開始打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