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書院(6)(第1/2 頁)
翁臘子笑,“你家弟弟什麼樣子你又不是不曉得,我也就乾乾這閒漢子的活兒。”
“也算是運道好吧,碰上個大哥,樂意提攜我,也算是能吃幾口飯。”
張三哥笑:“得,我這是小瞧了你。今個兒,哥給你說個露底兒的話,這府城說好混,它好混;說不好混啊,它就不好混。”
“還是老一套,先摸底兒。臘子,你可曉得這府城是什麼底兒不?”
翁臘子笑:“哥,我剛來的,忙著討好大哥去了,哪有功夫打聽旁的。”
他給張三哥倒了杯酒,說:“哥,你就給弟弟我漏點底兒吧。我耳朵正癢著呢,就想聽聽這府城的底細呢。”
張三哥笑著喝了口米酒,再與翁臘子說道:“這府城啊,只要記著這三大家,七大戶,四家人,就成了。”
“這三大家說的是三大錢莊:莫家錢莊、季家錢莊和古家錢莊。”
“這三家啊控制著咱府城日日夜夜流動的金子銀子,什麼官戶商戶啊百姓啊都得在這三家錢莊借存金子銀子。”
“這莫家走動的是官門,這季家撈的是偏門,這古家做的是商門。”
“再來說說這七大戶,柴米油鹽醬醋茶。”
“柴指的是姓柴的人家。這戶人家管著咱府城的車馬驛道。你啊,在府城招個車,那車十有八九就歸柴家管。”
“米指的是開米鋪的朱家。南城府但凡個大點的米鋪背後都有朱家人在打點。”
“油說的不是這賣油的人家,而是指這姓衛的這戶人家像個油耗子專盯旁人袋子裡頭的銀子。這衛家後頭站在季家錢莊,裡頭是什麼油水兒,你哥我膽小,不敢說。”
“再來說說這鹽指的是販鹽的何家。他家就不說了,皇帝老爺納的小老婆的孃家人嘛,咱知府老爺也得給他何家一個臉面。”
“醬說的不是這醬油,而是說這跟醬油一個顏色的這棺材鋪的水家。”
翁臘子覺得奇怪,問:“一個棺材鋪子怎麼也撈到這七大戶裡頭啊?”
張三哥笑:“這你就不懂了。人總得死的嘛,怎麼死是大夫的事兒,怎麼埋就是這水家的事兒了。棺材是什麼木材做的?要鑲金還是鑲銀?是請道士唸經還是請和尚唸經?”
“你家的墳頭買在哪兒,這風水好不好,你看中的這地兒有沒有主兒,這些事兒,不都得找人嗎?找誰?水家。什麼人兒什麼價兒,不多收也不少收,遇上事兒了他家還能給你踢過去。”
“你數數,這裡頭油水大不?”
“大大大,大極了。”翁臘子笑,“旁的不說,就說這買墳地兒,這裡頭就油水多得很哩。”
張三哥喝乾了碗中的米酒,又與翁臘子說道:“醋和茶分別指的是井家和魏家。井家是個娘子家。”
“娘子家是什麼個意思啊?”翁臘子問。
張三哥答:“就是娘們當家。”
翁臘子覺得怪了,說:“娘們也能當家當到七大戶裡頭?”
張三哥笑,“這你就不懂啊。咱府城,女人和男人一樣都能當家。這井家做的是蠶絲生意。她家有上千畝的桑樹,有數百名的女工。”
“她家愛招上門女婿,女兒一般是不出嫁的。家中大小事兒都由女子當家。這不,就有人笑話她家男子沒用,找個了愛吃醋的娘們。又順著口溜把這醋給蓋到井家娘們的頭頂上了。”
張三哥有些得意,“你家嫂子就是井家人。只是她運道不好,嫁了幾個夫婿都死了,也就我給撈到便宜了。”
他又勸翁臘子:“臘子,你年歲也不小了,也該成個家娶個媳婦了,你家阿婆年歲也大了,身子兒也不算好,這要是哪天,又像以前那樣突然在大街上昏倒了,又沒像以前那樣遇上個好心人,你這孝心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