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民生多艱(第1/2 頁)
馬鈴在響動,馬車在前進。
透過窗戶,趙政向窗外看去,此刻邯鄲的街市頗為熱鬧。
邯鄲城,趙國都城,西臨太行,東臨平原,人口眾多,有二十萬戶之多。趙國戶口也不過七十萬戶而已。
僅僅是邯鄲,就是佔據全國四分之一人口。
邯鄲,在諸國都城當中,頗為特殊。
如今各國都城,皆是在原來的都城進行擴建,改修,除了遵循周禮之外,多是務實為主,為守城為考量。
趙國王城,在都城之外。
敵軍若是想要破趙,必然先要破趙國都城。唯有王城被攻佔,宗廟社稷被毀滅,國君被俘虜,趙國才算滅亡。
趙國都城如此設計,未嘗沒有背水一戰,天子守國門的味道。
昔日長平之役,趙軍覆滅四十萬,邯鄲守城之軍多為小兒,老人,婦孺,可秦軍依舊不能克。後秦王欲召白起攻趙之邯鄲,白起拒絕,也因之被殺。
馬車在街市上行走,人來人往,頗為繁華。
路邊多是婦人、少年、老人,卻是成年男丁稀少,長平一役消滅了趙國一代人。
距離長平一役已過七年,可趙國還未恢復元氣。
放下窗簾,趙政問道:“吾聞,胡人為草原之民,多殺牛宰羊,以肉為食!”
胡力一邊駕車,一邊說道:“小公子差矣。草原之民,多食乳酪,而非食羊肉。除非貴族之家,多數牧民一帳一戶,一戶四五口。若條件尚好,可有幾個奴隸。多數養羊二三百,養牛幾十頭,再養馬幾匹,或是犬幾條,若是天天殺牛宰羊,又有多少家底可揮霍!”
趙政略微吃驚,好奇道:“草原之民,何以為食?”
胡力說道:“牧民養牛羊馬,多數捨不得吃,偶爾有逢年過節,殺一隻羊以慶祝。或是冬季之時,羊被凍死,或是過冬之前,提前宰殺公羊節省草料。若是沒有戰事,多數在過冬之前,將多餘的公羊賣給李太守,而非吃掉。”
“草原,多數只能長草,長不出莊稼,甚至多數連樹木也長不出。草原,只能長草,人又不能食草為生,只能養牛羊,以牛羊吃草,而人吃牛羊之奶!”
“每天早上,牧人多擠牛奶羊奶,或馬奶,駱駝奶,以為食,多餘製作為乳酪,又是新增一些野蒜,大蔥,或其他野菜攪合在一起,以為食。”
趙政問道:“草原不養豬嗎?”
胡力說道:“若是遼東胡人部落,靠近山嶺水澤,多數會養豬養鹿,可我們匈奴部落,草原為主,養豬不如養牛羊。馬兒難照料,不如牛羊好養活,草原之民,多數以養羊為主,又是養牛為主,其次為馬!”
“草原部落之羊,多賣給趙國邊軍為食,換取麥、粟、黍;草原之牛,多賣給趙國之民耕地,換取陶器,絲綢,麻衣等;草原之馬,多數賣給趙國,換取鐵器,弓弩,長矛,短劍等。”
“草原之民,頗為艱辛,生活不及趙人十之一二。草原之民放羊養牛,吃乳酪為主,卻多數吃不起肉。若是無戰事,邊市順暢,還能出售皮毛、奶酷、牛羊等,勉強溫飽。若是邊市不穩,日子就更苦。”
“草原之上,牧民也要向貴族、大汗們交稅的,稅高之時,養四隻牛羊就得上交一隻。”
“草原之民,最懼白災,牧草枯死,牛羊凍死,百姓無以為食,只能各部落內訌,搶奪,或是南下劫掠。奴之部落,遭遇白災,部落無以為食,只能南下,卻是遭遇李將軍,部落貴族被殺,奴也淪為趙國之奴隸!”
胡力說著往昔,唏噓不已。
草原之上,唯有少數貴族過得尚可,可多數草原百姓平時吃不起肉,真不如太平年月的趙國耕夫。
後淪為趙國奴隸,可吃麥飯野菜,偶爾有吃幾頓黃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