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一部消遣小說。使海軍將領們唯一感到寬慰的是,在大批拆毀船塢滑臺上的艦艇時,
有兩艘部分竣工的戰列巡洋艦被搶救出來了。這兩艘艦隻預定改建為巨型航空母艦
&ldo;列克墾敦號&rdo;和&ldo;薩拉託加號&rdo;。後來,在連續幾任有遠見的軍官的指揮下,它
們的遠距離高速航行的能力,為制訂快速航空母艦打擊力量的獨立作戰戰術,提供
了實際證明。這種戰術終於拯救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
國務卿休斯認為,一九二一年的華盛頓條約有希望&ldo;在遠東&rdo;迎來一個&ldo;友好
的時代&rdo;。事實證明,這個時代不到十年。在這期間,美國海軍再度衰落,隨著工
業部門從生產軍火轉為生產消費品,經濟繁榮起來了。在經濟繁榮的二十年代,由
於日本履行了撤離山東的諾言,以及英國除放棄對中國的通商和徵收關稅的監督權
外,還逐步放棄了它在廣東、漢口、廈門的治外法權,因而華盛頓條約系統順利地保
障了中國通商和投資的門戶繼續敞開‐‐如果不是大大開放的話。這是英美兩國為
加強因自相拼搏而摘得四分五裂的民國政府的權威而作的不斷努力的組成部分。難
以治理的中國讓內戰和各省半獨立的軍閥、省長們搞得支離破碎,民國政府不斷致
力於重新實行強有力的中央控制。頻繁的內亂和暴動,使日本有藉口繼續把關東軍
駐紮在滿洲鐵路沿線並大規模開採礦藏,英國也以此為口實,繼續派皇家海軍的炮
艇在長江遊戈,並在國際港口城市上海設定巡捕。
中華民國的這種不穩定的局面,對美國的投資者和銀行家們來說仍然是個障礙,
他們把資金投到日本欣欣向榮的工業,而日本人增加了對礦藏豐富的滿洲的投資。
到二十年代末,東京和倫敦在中國的外國投資總額中各佔百分之三十五,美國只佔
百分之六。雖然對傳奇般的中國市場的前景大事宣傳,但是到一九三○年,美國對
日本的出口額佔百分之十二,到三十年代中期又翻了一番,使日本成了美國海外的
第三大主顧。美國現在已經取代英國而成為絲綢出口的主要市場,日本則越來越仰
賴從美國進口石油和戰略原料。日益都市化的日本人民,因產生了新的希望而振奮
起來,他們迷戀西方的生活方式、爵士音樂和好萊塢電影。一九二三年東京遭地震
破壞後,美國提供大量美元貸款,資助日本重建東京,雖然後來因日本指責利率太
高而引起了摩擦。美國駐日本大使那年報告說:&ldo;我所到之處,都聽到這樣的意見
:我們兩國終於互相瞭解,認識到我們靠友誼建立的團結比紙上條約建立的團結更
加牢固。&rdo;
翌年,由於國會透過了制止大規模移民的原籍法,美日關係再次緊張起來。原
籍法絕對禁止東方人移居,卻允許一定數額的歐洲人移居美國。它同&ldo;白入澳大利
亞法&rdo;一樣,又使人想到,是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在推行種族主義。日本對這種&ldo;種
族侮辱&rdo;提出了抗議。極端民族主義的&ldo;愛國團體&rdo;本來就已經擔心傳統的價值觀
念遭到腐蝕,它們呼籲抵制美國的商品、電影和音樂。但是,這幾乎沒有對公眾產
生任何影響,看來公眾已經陶醉於模仿美國電影。到美國學習的日